第 36 章 穎川之主 (第2/5頁)
水墨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就得不到保障。諸侯又沒幾個有善心的,出去征戰的壯丁冒著生命危險還不一定得到軍餉。
燕綏頷首:“暫時沒有更好的法子,我們多買地、多屯糧,日後也有安置流民的資本。”
她還想理清一下思路,再同謀士們相商潁川拉攏的世家,便轉而和戲志才說起了籌劃的另一樁事情:“志才可瞭解印刷術?”
“莊主說得可是拓印?”前些年,在世家豪族中流行起來了拓印。用墨把紙張整個染黑,然後印在壁刻上面,雖然耗費許多墨汁,卻能連續不斷地印下文字來,不用費盡心思一張張抄寫了。
“拓印不清晰且耗費墨水,我有心改良印刷之法,印出白紙黑字。”燕綏笑道:“前幾天我讓荀彧抄寫了一部分東周列國志,志才可看了?”
戲志才笑道:“正期待莊主的餘下部分呢,這名為小說的書籍著實引人入勝,授課的時候我講了幾個小故事,一直都被學生們纏著再講。”
“沒有多少人能夠拒絕小說的魅力,”燕綏篤定道:“若是能以印刷術將小說大量印刷,日進斗金不遠矣。”不但能積蓄錢糧,更可為日後大量印刷《千字文》、《論語》扥書本、造報紙探路。
而且與記錄了治國思想、政治策略的《孟子》,有強烈教化作用的《論語》不同,這個年代記錄了道聽途說的小說不是士子認可的“大道”,即使大量印刷也不會引起世家的警覺,頂多他們覺得賺錢眼紅罷了。
戲志才興致勃勃道:“賣出一本,便會由十幾人傳閱,田莊之名愈盛,雲夢紙也賣得越好。”
他倒是沒想用此法印刷教材,學生眷寫書籍才能印象更深刻。
燕綏也覺得印刷儒家教材、算數和律法不著急,流落出去反而容易招致麻煩,亦沒提這茬。
戲志才從懷裡掏出來了白紙和鉛筆,目光灼灼地看著燕綏:“莊主,這印刷術,是怎樣一個製法啊?”
“此法說簡單也簡單,說複雜也複雜,重點在於一筆一劃地在木板上刻出陽文,讓每個字的筆劃都浮在上面。”燕綏笑道。
戲志才一點就通:“這樣就不用將墨汁塗遍所有模板表面,而是隻要用小刷子輕輕刷在字上即可?”
燕綏感慨道:“正是,志才思維敏捷,怎麼以前就
() 沒人發現這個竅門呢?”
“未必沒有人想到,但工匠都是聽命做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戲志才笑道:“那隻要將紙覆於字上,便能得到清晰的一頁字了。”
燕綏撫掌:“對極,只要刻一回,就能印刷成千上萬本,是不是比手寫快多了?”
戲志才頷首道:“不過此物造價高昂,雕刻費力,就算大肆生產攤薄了雕刻的成本,耗費的墨汁和紙張也甚巨,一本書價格怕是讓人望而卻步。”
“莫擔心,我們現階段的目標客戶群可是世家豪族。”燕綏笑道:“字跡清晰、美觀,白紙黑字書更讓人有收藏的慾望,更何況是讓人時常拿出來回味的小說,必定大賣。”
戲志才道:“若論字跡好看,當屬文若啊。”
燕綏和他相視一笑:“我也是這麼想的。”
“不如先刻烽火戲諸侯、西施美人計等故事,印為薄薄的二十頁,試賣看看。”畢竟人類的本質是八卦,權力和美女讓人興趣更盛,這樣的小故事可是士子和百姓咸宜。
其實《東周列國志》足足有一百二十回,裡頭的春秋戰國故事頗多,上次燕綏和荀彧不過書寫了三分之一不到。
若是盡數印刷出來,那可是厚厚的一本。
可惜系統裡面的書籍皆是電子書,燕綏只能購買了自己抄寫出來,她在現代多少年不用筆寫字了,每次提筆總是忍不住犯懶。
燕綏看了一眼戲志才,笑道:“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