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2 章 北方聯軍 (第2/7頁)
水墨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拍小夥伴的肩膀,情緒穩定的他微笑著遞給馬鈞一塊鮮花餅,安撫他的情緒。馬鈞一口咬下,心中的怒氣似乎也隨之消散了不少。
戲志才冷靜道:“但走了正好有利於中原的安定,留下來的會逐漸接受大考,同化為從業道德和意識形態相似的人。”
陳宮也同意戲志才的意見,需要放一個口子:“我也是覺得,管起來反而容易造成逆反。”畢竟主公已經頂著巨大的壓力在打破門閥士族對知識、階層的壟斷:“不如放這些人出去,些許錢糧損失,和中原的長治久安相比,不足以放在心上。”
諸葛亮也在衡量利弊,建議說:“平安離開的代價,得是他們廣袤的田產和蓄養的大量僕從沒收為官府財產。”
眾人微微頷首,田產可是大事,他們需要好好計較一番,出臺和完善一個離境稅,讓官吏們在操作的時候有據可依。
討論了一會兒,郭嘉說出了一則情報:“我聽說沮授也在建議袁紹搞考試,不過要參加考試的人都得經過舉薦。”也就是說,是他們士族子弟內部的遊戲。他繼續道:
“袁紹雖然出身好見識廣,卻在識人用人方面顯得頗為遲鈍。他無法準確地分辨出哪些人是真正的人才,哪些人只是平庸之輩。還有一致命的弱點,冀州的官場一直很穩定,沒有受到黃巾的破壞性衝擊,既得利益者不會讓荀攸和沮授等人有發揮的大餘地。”
“考試固然重要,但公正的考試成績和恰到好處的工作崗位安排也是關鍵,這是冀州無論如何努力都學不到的東西。”戲志才也覺得威脅不大,補充道:“不論多少人才流失到冀州,這些骨子裡接受不了大考的人,都不是我們要用的人。”
燕綏做的大考和歷史上的科舉考試可不一樣,興起於隋唐的科舉考試選拔的都是純讀書人,中舉後要下派到地方任職,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他們能做的有限,日常工作主要依靠當地滑不溜秋的吏,這些在當地深耕的吏可謂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他們不想做的事情,天王老子來了也支使不動。
豫州、徐州等地的大考汲取其中的教訓,選拔的先是去做實務的吏,讓他們熟悉了底層的治理體系後再慢慢往上提拔。而且選拔官員不拘一格,更注重讓專業的人來做專業的事情。比如說業績突出
的工人也能成為中層幹部,再透過政治考核後進入相應體系做官。這也是許多迂腐讀書人以及被打破了利益團體的世家豪族無法接受的地方。
馬鈞眨巴著眼睛說:“這樣一來,袁紹還算是幫我們把內部的叛徒篩選出去?”
“總比留在我們官吏內部腐爛好,少了自命不凡的人也好,強制讓這些人下沉到基層耐心和百姓解釋文書和法條,調和基層矛盾,他們或曲解律令、或懶政怠政,還要和監督部門搞游擊戰,反而會激發百姓矛盾呢。”郭嘉聳聳肩,要想將官員隊伍完善地建設起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是急不來的,意識形態和人才都得慢慢培養。這也是燕綏不能同意眾謀士們暫停快速擴張之路的主要原因。
於是,在眾人的商議和燕綏批覆下,這些遷徙至冀州的守舊之人如願離去。
偶爾看到蜿蜒離去的車輛,上面還繡著整整齊齊的家族徽章,燕綏沒有放在心上:“沒事兒,現在笑得多開心,日後就會有多後悔。”
燕綏非常篤定,畢竟誰都無法阻攔時代前進的腳步。隨著生產力的提高和百姓開智,中原的發展日新月異,生活質量也會顯著提高,可不是他們偏安一隅做個土財主能比得上的。
“再者,袁紹手裡又有多少職位能給他們呢?自己的嫡系還鬥得厲害呢。”謀士們也贊同主公的看法,只是他們思考的是另一個方面。
公元196年,郭汜和張濟的矛盾已不可調和。弘農郡在郭汜攻勢加大下,已經完全喪失了對洛陽的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