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0頁 (第1/2頁)
九天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還不算,現在可以居然主動的要禪位給自己的兒子,現在趙匡胤身體還健康著呢,他又要創造一個時代。自己甘願當太上皇。
太上皇,又稱太上皇帝,是中國歷史上給予退位皇帝或當朝皇帝在世父親的頭銜,通常給予的物件是在世但已禪位的皇帝。
中國歷史上首位太上皇是秦始皇嬴政的父親——秦莊襄王嬴楚,第二位太上皇是漢高帝劉邦之父劉太公,他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未曾為帝王,而被尊為太上皇的人。代表的太上皇還有唐朝的唐高祖李淵、宋朝的宋徽宗趙佶等。最後一位太上皇是清朝乾隆帝。
除了前兩位,後面的說的這些人都是當皇帝的是自己主動退讓的,現在趙匡胤就主動叫出來權力,這不得不讓人感嘆他的心是有多麼寬,身為居然要主動將皇帝的寶座讓出來,自己甘心做太上皇。
這差別很大的,一個是皇帝,自己可以獨自做主,另外一個是太上皇,是皇帝他爹,稱呼不僅不一樣,權力也不一樣。
皇帝九五至尊權力的頂峰,想要幹什麼都可以,沒有什麼可以制約他的,而太上皇則不一樣,太上皇是皇帝的父親,記住只是皇帝的父親,不僅稱呼變了,權力也變了,自己再也不是九五至尊。
很多人不理解,大臣雖然不理解但是還是按照趙匡胤的聖旨去做了,而百姓則是覺得無所謂,皇帝是誰他們不在乎,只要自己能吃飽穿暖就行了。
趙匡胤是他們的好皇帝,在位期間,他們安居樂業日子很紅火,而趙旭在民間的聲譽也不錯,所以他們覺得無論誰做皇帝都是一個樣子,只要他們過的舒服就行了。
而且禮部已經在民間開始宣傳起來趙旭的功績,這一切都是為了給趙旭造勢,其實這也是多餘的了,趙旭在外面的名聲也夠好了,所以這也是多餘的了,不過多餘總比沒有要好吧。
經過一段時間準備終於到了禪讓的日子,這一天整個汴京都處在喜悅之中,趙匡胤帶著趙旭直接奔祭天台。
上有一臺,臺階有九是五階,象徵著九五至尊的意思,趙匡胤並沒有採納群臣的意見什麼九百九十九個階梯,只是用了九十五個,象徵著九五至尊了。
上面的祭天台還是當年趙匡胤的登基時候的修建的,這一次還是用的這個,象徵著大宋的傳承。
這九十五個臺階,每一個臺階之上都用紅色的地毯鋪起來的,很像後世的紅地毯。
周圍的大臣們都恭敬的在站在兩旁,不過卻距離祭天台很遠,哪裡不是他們能夠靠近的,只有皇帝才有那個資格。
趙匡胤和趙旭一起走向祭天台,但是趙旭還是慢了半個身位,象徵自己對自己父皇的尊重,也是禮數。
今天趙匡胤他們父子兩個都穿著嶄新的衣服,不過趙匡胤是龍袍,趙旭是蟒袍,看上去是一模一樣的。
龍袍上都繡有九條進龍象徵著九五至尊,胸前、背後各一,左右兩肩各一,前後膝蓋處各二,還有一條繡在衣襟裡面。
《易·乾》中說:「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意思是說這條龍已經飛上天了,表示達到了最高境界。也是因為這個緣故,皇室建築、傢俱陳設和生活容器等多用九、五兩個數字。
為什麼要將一條龍繡在裡襟呢?因為九是奇數,很難在佈局上做到均衡對稱,於是,將一龍繡在裡襟。這樣,龍袍的實際龍紋不少於九條,而且在正面或背面看又都是五條,正好與九五之數吻合。
一件小小的龍袍就這麼講究,父子兩個都是一身黃色的,但是趙旭頭上去了沒有戴著九旒冕。
「旒冕」是古代天子、諸侯在重大儀式上戴的前後墜有玉珠的禮帽,天子之冕前後分別垂著12道旒,每道旒上有赤黃青白黑共12顆玉珠。
趙匡胤帶著九旒冕,趙旭卻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