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平安安亦如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二人一經交談,頓感相逢恨晚,彷彿多年未見的老友一般。蘇軾對王鞏的橫溢才華以及翩翩風度讚賞有加,而王鞏亦深深折服於蘇軾的過人才氣與詼諧幽默。自此以後,他們時常相邀一同把酒言歡、吟詩作對,縱論天下大事、暢談人生理想。這般意氣風發的情景,在京城文壇引發了一場全新的風尚潮流。
正當蘇軾在官場上春風得意、前途一片光明之時,誰能料到這政治局勢竟如風雲般瞬息萬變。一場突如其來的巨大變故,猶如狂風驟雨般向蘇軾襲來,使得他原本一帆風順的人生軌跡瞬間發生了驚天逆轉。而這場即將降臨的風暴,不僅僅徹底改寫了蘇軾個人的命運走向,更給整個北宋文壇的格局帶來了深遠的影響。
烏臺詩案,文人命運急轉直下
隨著王安石變法的推行,朝廷內部矛盾日益激化。蘇軾作為新法的反對者,他的處境也變得越來越危險。
終於,在一次上書中,蘇軾的措辭被人曲解為對朝廷不敬,引發了轟動朝野的\"烏臺詩案\"。這場政治風波不僅關乎蘇軾個人,更是整個保守派與改革派之間矛盾的集中爆發。
這場來勢洶洶、鋪天蓋地的政治風暴猶如一場狂暴的龍捲風,以摧枯拉朽之勢席捲了整個文壇。一時間,風雲變色,人心惶惶。那些曾與蘇軾有所交往的文人們紛紛陷入了這場風波之中,難以自拔。
在這群受牽連者當中,王鞏無疑是備受矚目的一個。他向來與蘇軾關係密切,情同手足,時常一起飲酒作對,暢談天下之事。然而,正是這份深厚的情誼讓他成為了眾矢之的,無法逃脫這場厄運的魔爪。
面對眾多大臣接二連三的彈劾,宋神宗感到壓力如山,左右為難。一方面,他深知這些大臣所言並非毫無根據;另一方面,他又不願輕易地將自己所欣賞的才子蘇軾打入冷宮。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和權衡利弊之後,宋神宗最終還是無奈地做出了處置決定。
這個決定宛如一道晴天霹靂,震得眾人目瞪口呆。蘇軾被貶謫到了黃州,那是一片荒涼偏僻之地,遠離京城的繁華喧囂。而王鞏的命運則更為悲慘,他被髮配至更為遙遠荒蠻的賓州,那裡山高路遠,環境惡劣。
這一突如其來的變故,不僅徹底改寫了蘇軾和王鞏二人原本一帆風順的人生軌跡,更如同一顆巨石投入平靜湖面,激起千層浪,給整個北宋文壇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衝擊和深遠影響。從此以後,北宋文壇的格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無數文人墨客在這場動盪中或沉淪,或奮起,演繹出一幕幕悲歡離合的故事。
對於那些長期處於養尊處優狀態下的文人們而言,被貶謫這件事毫無疑問地成為了他們人生中的一次沉重且巨大的打擊。尤其是像王鞏這樣出身名門、久居京城繁華之地的人,突然間被髮配至賓州那片荒蠻未開化之所,如此天差地別的境遇轉換,實在是令人感到難以承受和接受。曾經在京城時,他過著錦衣玉食、詩酒風流的生活,周圍盡是達官顯貴與名流雅士;而如今身處賓州,面對的卻是窮山惡水、瘴氣瀰漫以及野蠻粗俗的當地居民。這種生活環境的巨大反差,就如同從雲端跌入谷底一般,讓他的內心充滿了痛苦、迷茫與無助。
他身處在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之中,周圍的一切都顯得那麼格格不入。這裡的氣候異常惡劣,時而狂風呼嘯,時而暴雨傾盆,讓人難以忍受。而生活條件更是艱苦到了極點,粗茶淡飯成為日常,簡陋的住所無法抵禦風雨的侵襲。對於一個向來過著錦衣玉食生活的文人而言,這樣的處境簡直就是一場噩夢,無疑是一次極其嚴峻的考驗。
然而,就在這個生死攸關的時刻,一個看似平凡卻又有著非凡氣質的女子悄然走進了王鞏的世界,徹底改變了他的命運軌跡。她便是宇文柔奴,一個身世坎坷的女子。
想當年,柔奴家原本也是官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