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頁 (第1/2頁)
顧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design with beauty, build truth(設計以美,建造以真)」狄蘭把它說了出來,「我把這當作褒獎。謝謝。」狄蘭顯得鄭重其事。但他的鄭重其事更多來源於他高階的口音和語調,實際還是在開玩笑。
「不客氣。但你為什麼沒去?」錢寧蹙了點眉,含笑問。
車速在減緩。
狄蘭注意窗外,讓司機靠邊停車。四十多分鐘的車程,從泰晤士河北岸到南岸,從倫敦西邊到東邊,他們到了。
車停下來。
「下次告訴你。」狄蘭看向她。
「沒事,如果你不想……」錢寧無意強迫別人回答不想回答的問題,而且她沒有那麼好奇。
「因為一個淺薄的原因,下次你可以嘲笑我。」狄蘭打斷了她的話,下了車。
錢寧迫不及待從另外一邊下車。
她兩眼閃光望向遠處,隔著車身,問狄蘭,「我的確喜歡這個地方,但你怎麼想到來這裡的?」
路過他們的人頻頻回頭。
漂亮靈動的東方姑娘和年輕英俊的金髮少年分列名車兩邊,一個穿著滑稽的大羽絨服,一個穿著冬日的紳士套裝,他們彷彿也成了這個著名景點的風景線。
坐落於東南倫敦,泰晤士河畔的皇家格林尼治公園包含非常廣闊的一片區域。它最為著名的一部分是格林尼治天文臺。自1884年華盛頓經度會議以後,這裡的那條銅質子午線就成為了本初子午線,也就是0°經線。gt的縮寫正是格林尼治標準時間的意思。
因著這個,哪怕是在寒冷的冬季下午,這裡也不乏遊客。
但格林尼治公園的迷人之處遠不止這個著名的天文臺。
率先吸引錢寧目光的是公園對面,對稱的皇家園林建築。它是文藝復興的,也是巴洛克的。
以建築史學論,英國巴洛克風格的發展與倫敦大火密不可分。17-18世紀,英國著名建築師也是英國巴洛克風格的起源,克里斯多福雷恩爵士,以及尼古拉斯霍克斯穆爾一同鑄就了這一傑作。前者更廣為人知、留存於世的作品是倫敦地標聖保羅大教堂,正是出自倫敦大火後。
因此,錢寧看到的這兩個對稱的宮殿式建築都有聖保羅大教堂式的宏偉圓頂。
巴洛克藝術強調雍容華貴,強調強烈的表現力,強調熱烈的情感表達。
「最近的課程是1800年前的建築。」狄蘭說。他回了回頭,望了一眼對稱的圓頂。
以1800為分界點,大致在這前後即工業革命,人類社會發生了劇烈的變化,建築同樣如此。
「那這裡絕對是代表作。」錢寧望著圓頂喃喃道。
狄蘭走到錢寧身邊。
「去山上看?」
「嗯。」錢寧也想去近處看,但現在時間不早了,只能選一個,選哪個都無所謂。反正她以後肯定還會來。
格林尼治公園包含他們前方這個小山丘的山頂。山丘很矮,錢寧爬坡沒怎麼出汗就到了。公園裡各樣人都有,遊客、學生、運動的人群,但並不擁擠吵鬧,人們看上去悠閒自在。
站在山頂,俯瞰大片大片的綠地,以及遠方幾個世紀前,對稱的皇家園林建築群,以及更遠處的泰晤士河,河的對岸是金絲雀碼頭,那裡正在興建倫敦新金融城。
冷風吹來,錢寧捂了捂耳朵。她的目光繼續向左轉,在那裡,冬日暖陽正在緩緩往下墜落,附近的雲彩散發著恬淡紅光。
這是錢寧來倫敦以後見過的最美落日。她甚至忘了狄蘭就在她身後。
直到他靠近她的身體,用兩隻溫暖寬闊的手掌覆蓋住她捂著耳朵的手,他的掌心貼著她的手背,他的手指觸到她的臉頰。他的力度剛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