彥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寧熹連忙點頭,原本她想等摸清楚了秦州的情況,再考慮如何跟秦州的官眷們相處,如今麼,她不是什麼頂聰明的人,也不指望自己做些夫人外交給宋縝幫忙,還是遠遠地躲開些才好,若是一個不慎把自己和孩子搭進去,就實在得不償失了。
宋縝差不多也是這個意思,若寧熹出面,與人虛與委蛇,說不定真能給他提供某些幫助,但盧元照和榮家在秦州明顯已經成了氣候,若因此讓寧熹和鹿兒出什麼事,就愈加得不償失了。見寧熹領會了自己的意思,宋縝湊過來親了親寧熹的臉頰,道:&ldo;難得出遠門,也不能叫你四處去玩,等這件事了結之後,我一定帶著你和鹿兒,在秦州四處轉轉,早前來過,這邊的景緻實在不錯。&rdo;
寧熹倒是沒有那麼在意這個,前世她倒是挺喜歡四處旅遊,但這個時代,出遠門實在太遭罪了,寧熹對旅遊也沒了熱情,若有空閒,還不如到莊子上去轉轉,有吃有喝景色也不錯。
宋縝特意跑回城一趟也沒能待太久,次日一走,就又回蔥林關衙署去了。本來寧熹帶了一隻小拖油瓶,沒事就不喜歡出門,有了宋縝的交待,越發就宅在家裡,除了帶孩子,給鹿兒做做早教,就是帶著丫鬟婆子做些點心做些應季的果醬、果酒什麼的。
刺史府裡種了不少果樹,果子存了不少,寧熹做了東西也不拿出去賣,有人上門拜訪,就拿來做回禮。這一日方同知的夫人朱氏上門拜訪,還帶了才九歲的小女兒方菊。
寧熹沒見過方梅,但客觀的說,方家女兒長得都不錯,方菊小小才九歲,已經出落得十分水靈,大約方菊生得晚的緣故,也沒有像方蘭一樣的憤世嫉俗,眨著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至少看上去是十分討喜的。
知道了方家被排擠的隱情,雖然寧熹雖然覺得方同知也不是什麼好人,但寧熹本來就不是什麼刻薄的人,尤其人家還帶著個半大孩子,寧熹也說不出什麼刻薄的話來,叫人拿了新做的點心招待朱氏母女。這一年多以來,方家起起伏伏,就算年紀小的方菊也受了不少攻擊,難得寧熹對她客客氣氣的,小姑娘小心翼翼的望了寧熹一眼,道:&ldo;謝謝宋夫人。&rdo;
朱氏頓時開啟了話匣子,&ldo;如今,也只有宋夫人待我們家這般和善,別人家,唉,不提也罷。梅兒和蘭兒的事,我們怪不得誰,只怪我和老爺不會教孩子,可菊兒才九歲呢,她有什麼過失,旁人便一口一個狐狸精的說她……哎,瞧我,孩子還在呢!這說的是什麼話!&rdo;
寧熹只笑笑,沒有接話。
朱氏看方菊安心的吃點心,便說起方家的事來,方同知不怎麼聰明,到如今還弄不清楚是宋縝叫人保了他,在衙署中做事不順,回府就說些怨天尤人的話,裡裡外外都是懷才不遇的苦悶。受了丈夫影響,朱氏也處處抱怨,說秦州的官吏們歧視方家寒門出身,處處排擠他們,絮絮叨叨的直到下午時候才走。
寧熹瞧著方菊喜歡抹了果醬的點心,便叫人拿了果醬,送給朱氏做回禮。
做禮物的果醬寧熹都讓人用漂亮的瓷罐裝著,分別繫了不同顏色的綢帶來分辨種類,紅杏從後面取了瓷罐來,上面繫著淡藍色綢帶,寧熹接過來,正要遞給朱氏,被奶孃抱著的鹿兒突然伸出手,抓住綢帶用力拽了一下。
寧熹沒防備鹿兒突然這個動作,手上沒抓牢,瓷罐啪一聲摔碎在地上。鹿兒還不懂自己闖禍了,揮舞著手裡的綢帶笑得十分歡快。
若鹿兒這個時候不是九個月大而是九歲的話,必定要迎來寧熹的一頓竹筍炒肉,然而,面對才九個月大的女兒,寧熹能做什麼?瞪了鹿兒一眼,給朱氏賠罪,又叫人重新取了禮物來。
要送給自家的禮物當著面就摔了,朱氏其實有些不高興,雖然是在人家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