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衛國公密信 (第1/2頁)
未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嗯。”崔寄的密奏自那日下山後便已經立即有人快馬加鞭送去金陵,想必這兩日陛下也該收到訊息了。
只是當時那訊息的來源,只是關家的‘長鶴’,即便在關家小娘子口中這訊息或許有十成十的真實性,但崔寄當時並無其他訊息佐證,況且就連這初次聽聞的關家“長鶴”這麼個組織,他都不曾有空去調查一二。
所以那時送到陛下手裡的密奏,便只是不帶一點自己主觀推測的敘述。
而今日到永州,既有吳平這邊的發現,多多少少也算是一絲佐證了。
“如今事情不算分明,所以我需要儘快去趟道州,永州尚算安穩勞你護持。另外,方才提到的守軍,你若便宜,請暗中準備一二,我擔心大抵是用得上的。但切記,在確切訊息傳出來之前,莫要聲張,一切照舊。”崔寄朝吳平插手見禮,“百姓安危為重,大淵不可再陷入戰亂。我此次離京來此並未有過多安排,到如今尚可助我的人便只有吳刺史你了。”
“崔公吩咐,必不敢辭。”吳平還了一禮,“只是不知道州那邊情況如何,若真是前元勢力復辟,恐怕也是規模不小,我這永州一萬餘兵力怕是不夠。”
“這便是我想再請您幫忙的地方。”崔寄道,“自上月開始,永州附近州縣便開始有大量的糧食流出,且最開始大多是從秋收之後有餘糧的百姓手中直接收購。那些人以略高於市場糧價的價格直接自百姓手裡收購,大約也是購糧數量巨大,恐自其他渠道購買露出行跡。卻沒想到百姓看中他們的高價,貪圖多些收益,將存糧盡出,以至於連自家口糧也未留,轉而拿著到手的銀錢去米糧店購買。誰知買糧的人多了,糧店存糧便也少了,竟引得這番糧價的一漲再漲。”
“且不說這個,我想著百姓田地有數,每年的產出基本也都是固定的,所以我想請你幫忙排查一番,附近州縣今年有哪些縣出現短糧的情況,各個縣將糧食賣出的人家有多少,賣出的糧食數量多少。由此大約能推斷出賣出的那些糧食的總量,那些人囤糧也是為了充作軍糧,只有個數出來,便能大約推測他們有多少兵力,也方便我們早做安排。”
“是,這事情便交給下官。”吳平很爽快地應了,“其實自發現糧價上漲的原因是因為百姓存糧盡數賣出時,州里安排人下去調查糧食去向時,為了方便追溯,這些都是有記錄的。基本統計一番便能有個大概,縱然有些不算詳盡的,再重新摸排一下,不需幾日便能有結果的。”
“好,你做事向來周全。”崔寄道,“我離開時會留一個人下來,你若有什麼訊息可讓他傳達給我,往後你我之間往來通訊,皆可用他。”
“如此最好,不然崔公去道州,我還怕若是有什麼著急的訊息聯絡不上您可怎好。”吳平立馬應了,也覺得這麼安排比較妥當。
吳平猶豫一番,還是試探問了這麼一句,今日乍然聽聞這樣的訊息,他心中沒有底,總希望崔寄這邊能有什麼萬全之策:“只是,若當真他們兵強馬壯,有數萬之軍,那該如何?永州的的萬餘兵力顯然是不夠看了……”
“此事你不必擔憂,若道州情況屬實,我自有安排。”崔寄雖未曾詳細說明,但自蜀中往永州過來的這一路,他心中便已經盤算了數種可能性和應對的辦法。
但如果是前元勢力復辟,需要鎮壓,那怎麼著都繞不開兵力。
道州是個小州,即便戰亂後這幾年休養生息,加之有從外州遷來的人,但現在人口也不足三萬,所以道州常備的守軍甚至比一般的下州還要少些,崔寄估摸著大約也只有千餘人。
而周圍其他幾州,邵州潭州與道州中間都隔了一州,調兵多少有些不方便,衡州連州還有郴州目前情況不明,各地的常備守軍多少能用也說不準。
但是崔寄此番去道州之後,卻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