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不是懷闕先生本人 (第2/2頁)
未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奴那日離開永州府衙前隱約聽說,懷闕先生前兩日讓人給永州府衙送了一封信,據說還是要求送到吳刺史手裡的。”山澤放下水盆湊近道。
“懷闕先生?當真?”崔寄覺得奇怪,按說懷闕先生一直在蜀中,何時到的永州?
“奴走前問過門吏,懷闕先生並未露面,據說來送信是一個年輕的小郎君,那人只說自己是懷闕先生門下。”山澤道,“那人來送信時,也並未強求要見吳刺史,只請門吏轉呈,因門吏不肯,雙方還在門口略有了些爭執。直到碰見當時來府衙辦事的一位姓周的別駕從事史,那周別駕似乎認出那送信的小郎君,應允會親自將信送到吳刺史手中。”
“其實原本刺史府衙的往來與咱們也沒什麼關係,只是郎君先前才去蜀中拜訪過懷闕先生,如今在永州竟然出現個懷闕先生門下言受懷闕先生之命給吳刺史送了封信,奴便覺得奇怪,我們也一直未收到蜀中傳來懷闕先生離開蜀中的訊息,所以便留意了些。”
“為事警覺,你做得很好。”崔寄讚許,又問,“那信中內容可知?”
山澤搖搖頭,又略思索了片刻,才道:“具體內容不知,但與吳刺史交談間,隱約露出兩句,似乎是解決永州糧價飛漲問題的計策。雖不知計策具體怎樣,但後來觀吳刺史神色,略見輕鬆,似乎那計策有可行之處。”
解決糧食問題之計?
“有人獻計,總是好事。”崔寄心下了然,笑道,“那信恐怕並不是懷闕先生本人的意思,而是有人想借懷闕先生之名,將那計策送到吳刺史手中。”
且不論信中解決糧食問題的計策如何,能否得用,只說安排送信這人,確實是個聰明且大膽的人。
用他人之名,為自己的行動鋪路;又借他人之手,為自己的謀劃施行。而自己卻抽身在外,便是連可能最後可能得功名也毫不留戀地捨棄了。
崔寄心下來了興致,覺得此次離京一路,雖然有未解決的繁雜事。
但也著實遇到了些有趣的人,那關小娘子是一個,馮雲述是一個,如今這未曾謀面的獻計之人又是一個。
若是有機會,倒也願意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