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兩條入仕之路 (第1/2頁)
未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馮雲述的新夫人李氏,是個溫柔婉麗的女子,仿若春日裡開放的迎春花,讓人見著便覺得心生親近之感。
因著先前關璀並未出現在他們的婚宴上,故而李氏今日也是第一次才見到關璀。早先馮雲述便特意與她提過關璀,知道這位關小娘子便是馮雲述恩師之後,心下更親近了幾分,更不敢怠慢分毫。
李芸娘早早地便治了酒菜,剛過巳時便來請關璀過去。
午膳後,馮雲述與關璀在茶室對坐閒談。
茶室有一扇窗戶,窗戶不大,卻開得低,坐下恰好能看到後邊小院裡整齊的菜畦和牆角歪斜而出的一棵多年的大杏樹,倒是自成一景了。
關璀看著馮雲述牆角堆滿大半個櫃子的竹簡古籍,笑道:“馮師兄這茶室雖不大,卻是個休閒的好地方,窗外景緻也好。”
“往日裡一個人住著,常愛在這裡賞景喝茶看書,時間長了,書房裡的書大多被搬到這裡了。”馮雲述指指外面的杏樹,“我搬到這裡,也看著這杏花樹開了三遭了。”
“這樹看著有許多年了,想來春日裡也是煙煙霞霞好一樹風光。”關璀覺得心下舒坦,喝了口茶,朝馮雲述道,“今日也向馮師兄道別,我這兩日便要回去了,也多謝這些時日馮師兄的照顧。”
馮雲述欲再留關璀幾天,最終還是被關璀婉拒了,只得作罷。
關璀笑道:“馮師兄往後作何打算?總不能一直居住在零陵閉門讀書吧?”
“欲求謁先達之門,終無所去。”
馮雲述語氣裡帶著顯然的玩笑,但是關璀聽不出他的語氣,觀他神色時,卻覺得他是所求無門的失意,不免出聲安慰兩句。
“我不過是玩笑。”馮雲述擱下茶盞,從旁邊書冊裡堆裡取出一卷,一邊道,“許是屬於我的機緣未到,且待來日吧。”
關璀看著他將取出的書卷擱在跟前的小案上,書卷翻開後,裡面是一封書信。
略掃過書信樣式和上面的幾筆字,關璀便曉得這書信就是自家祖父讓她帶過來的那封。書信的封口已經開啟過了,看樣子馮雲述已經看過書信內容了。
馮雲述將那封信遞給關璀:“直到看過先生這封信,我才明白,當初先生遣散弟子避居深山至今用意何在。”
關璀接過書信拿在手上,有些不解其意。
“先生的信,你開啟看看。”馮雲述指指她手中的信,道。
關璀也未說什麼,低頭將那信紙抽出來,開啟後從頭到尾看了一遍。信中內容很短,甚至沒有寒暄之語,但關璀頓時卻明白了馮雲述方才那句話的意思。
她也明白了祖父對自己深愛弟子的由心而發的愛重,不在言詞關切,而在籌謀遠觀。
“先生讓我適時入京,但對於先生心中所言其一,我看不甚明白;對於先生自己的打算,我更是看不甚清楚,小師妹常隨先生左右,想必能知一二,所以想求教小師妹。”馮雲述也沒再打什麼啞謎,直入主題道。
懷闕先生信中並未寫其他內容,而是給馮雲述指明瞭兩條入仕之路。
其一,走干謁之路,如前元末至今許多文人求入仕之機一般。信中略多了些筆墨提及朝中局勢,並指點他若走干謁之路,當投新貴門下。其二,便是讓馮雲述略等兩年,走科舉之路入朝。馮雲述不解的便是懷闕先生所提的科舉之路。
前元末年數朝,九品中正制重露苗頭並以強勁之勢興起,科舉逐漸廢棄,中央地方職位均為世家控制,集權似乎更勝從前。而新朝未至三載,雖早先也曾聽到有過重開科舉之議,但後來又因多方阻力不了了之,至今未聽得朝中有再議此事的。
故而馮雲述對懷闕先生信中似乎科舉終將恢復之言充滿懷疑與不解。
關璀先時也未解,但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