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舞野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韓信有意發兵抵抗,自陳無罪,但又怕事情鬧大。韓信手下獻策,讓他殺了鍾離眛獻給高祖,以表忠心。
鍾離眛得知後對勸說韓信,並告訴韓信如果要殺了他而取悅皇帝,他死後,韓信也會很快自取滅亡。
最終韓信還是決定採納手下人的建議,殺掉鍾離眛,鍾離眛得知後大罵韓信,然後就自刎而死。
韓信帶著鍾離眛人頭向劉邦說明原委,劉邦令人將其擒拿,雖然後來劉邦赦免韓信,但韓信也從此被貶為淮陰侯。
這段往事被記載在史書上,後世之人能看到,可身處東漢末年的人卻無處而知,所以天機營上下,除了鍾離尋之外,就只有劉赫一個人知道鍾離家和韓家的這段恩怨。
劉赫甚至不敢肯定,作為韓信後人的韓義是否知情,劉赫曾經暗中觀察過韓義很久,從種種表現來看,韓義對於鍾離尋沒有絲毫的戒備之心。
只有兩種情況可以解釋這件事,要不然就是韓義並沒有將兩家這段多年前的恩怨放在心上,還有一種可能,就是作為受益的一方,韓家根本沒將這件事告之後人,韓義也無從得知。
但有一點劉赫可以肯定,就是鍾離尋一定仍對此事念念不忘,劉赫發現過好幾次,鍾離尋看向韓義的眼神都不太對勁,說不上怨恨,但至少不是善意,而且在行軍打仗的時候,鍾離尋總是或多或少表現出對於韓義的在意。
就天機營的分工而言,如果鍾離尋要比較,物件也應該是同為謀士身份的龐統才對,可明明是坐鎮中軍大帳,鍾離尋卻總是喜歡與前線親自領兵上陣的韓義分個高下,雖然在外人聽來只是幾句玩笑話,但在劉赫這個知情人聽來,卻明顯能感覺到話中有話,暗藏深意。
劉赫的視線從戰場上搏殺的趙雲和典韋身上收回,轉而望向了在陣中奔走的鐘離尋,他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在這種緊要關頭想起這件事,這不是一個好兆頭,他更不希望兩名心腹愛將在這個節骨眼上有什麼爭執。
和坐鎮後方巍然不動的南疆女王相比,劉赫可謂是謹小慎微到了極致,這場大戰無論哪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將是致命的,十座橋頭一旦有一處被敵軍攻佔,就如同高樓大廈被砍去了一根支柱,其他戰場的局勢也會很快隨之崩盤。
而此時此刻,最關鍵的一戰,就是趙雲和典韋的這場生死搏殺。
第七百三十章 郭嘉的計策
一旦趙雲落敗,南疆大軍將會趁勢發動一輪強力的猛攻,同樣察覺出南疆軍隊始終在蓄勢待發的劉赫很清楚結果將會是怎樣,所以他將一切都賭在了趙雲身上。
他之所以會站在陣前,是為了穩定一下幾乎快到了崩潰邊緣的軍心,有他這位天機先生在,蜀漢士卒不至於馬上調頭逃回夜闌江北岸,但這也只能是解一時的燃眉之急,真正決定戰局的,還是要看趙雲和典韋之間的勝負。
斥候已經不止一次帶來訊息,已有三四處戰場開始呈現出敗勢,劉赫的心裡也開始焦躁起來,如果那三四處告急的戰場在趙雲勝出之前宣告失守,那麼即便是趙雲勝了,也毫無意義。
而戰場上的趙雲,還在等。
他之前不是沒有機會,典韋曾經幾次露出過不小的破綻,趙雲卻都沒有急著出手,事實也證明,他的判斷是對的,典韋只不過是在誘敵深入,故意賣個破綻給他而已。
兩人都是身經百戰的名將,無需任何人來通報,就能從雙方士卒的異動中大概判斷出戰局的走向,這也是典韋對面前這個年輕人刮目相看的地方,從始至終,趙雲都沒有表現出絲毫的急躁,出招收招,皆在章法之內,從沒出現過一點紕漏。
&ldo;小子,不如你我一招決勝負如何?&rdo;典韋突然收招,向後跳出一步。
趙雲將長槍立於身側,看了典韋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