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章 或南或北 (第1/3頁)
葛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就在大概半年多以前,許貫忠還在勸王燁緩一下,整理內部,然後再南下~
而現在···
“這就準備好一統天下了?”王燁問道。
“那自然是還沒有的,只是接手淮河以北罷了。”許貫忠道。
王燁微微點頭,這事確實要好好想一下的。
“秦嶺淮河南北分治才有可能,像咱們這般,佔著京東東路和京東西路大半,河北、河東、關中、陝西都在手中的情況下,黃淮之間的中原地,怎能不起意?”許貫忠笑道。
“大軍既動,停不下來如何?”王燁問道。
“停不下來,便一鼓作氣往南,打到哪裡算哪裡。”許貫忠道,“實際上,如果不是因為你一腦門奇思妙想,咱們便是現在起兵一統天下,也是能做到的。”
王燁點點頭,心中明白,實際就是不管內政,暴兵,然後平a上去,拿下全地圖。
這個事情,對王燁也好,許貫忠也好,都是選擇。
齊國一路走來,算是走的比較穩當的,打天下和治天下,基本是同步進行的。
一開始的時候,雖然因為梁山山寨身份,有一點問題,但是到底是個開掛的,有一群能文能武的,地盤小,還是能照顧的過來。
然後便是梅花韓氏~
嗯,雖然在筆者筆下筆墨不多,可是在齊國的權力架構中,佔比很重,不是配角。
仔細想想就能明白了,當初高麗半島的半數官吏,都是出自梅花韓氏,然後在梁山的快速發展過程中,這些歷練出來的人,無論是從資歷還是從能力,那必然是升職最快的一撥人。
不聲不響的,確實佔了大勢的。
倒不是說梅花韓氏真的就能鳩佔鵲巢了,哪怕這些人,出身梅花韓氏,那也只是出身,許貫忠、宗澤、趙鼎,哪個是省油的燈?
無論是拉攏,還是分化,真的能看著梅花韓氏尾大不掉?
如今大部分出身梅花韓氏的那一批官吏,屬於忠心齊國,然後念著梅花韓氏三分情分,大概就是這樣。
我他麼都在齊國做到知州了,還能任你頤指氣使不成?
扯遠了。
就說,齊國的政治體制和大宋,甚至說歷朝歷代都差很多,就看齊國最小的官--鎮長就知道了。
皇權下鄉,說著簡單,實際比王安石變法難度係數還高。
像許貫忠說的,一統天下很難嗎?
大軍絕對戰力優勢,這種情況下,打碎成建制的抵抗力量,然後把縣、鎮一級的權力還給原來的地方豪強,那征服天下的阻力很大嗎?
他們開門迎接齊國軍隊都很可能。
實際上歷朝歷代,大概就是這麼幹的。
權力是地方和中央共享的,大部分時候,不是五五開,而是三七~
朝廷三,地方七。
朝廷委派的一個知縣,名義上的百里侯,一個人真的能管的住這百里方圓的地盤?
以晁蓋、扈家莊為例,他們實際上管著村鎮的稅收、日常事務,甚至村中人命官司也是他管的。
他們和朝廷的關係,準確點說,是合作,比如晁蓋,他當然在朝廷安穩的時候畏懼朝廷,但是並不是任人拿捏的,養著幾十個莊客,敢跟朝廷官兵動刀,還跟兩個都頭都交好,嗯,這兩個都頭管著知縣手下主要軍事力量。
所以晁蓋可以販賣私鹽,也是地方負責銷贓的頭頭。
再說大宋朝廷,吏不可為官,便真的只是對吏的歧視?
牢頭的子侄還是牢頭,砍頭的兒子也自幼練習砍頭~
小縣城這種地方,權力是可以靠血緣傳承的。
所以,是歧視還是約束,又哪裡說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