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文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羊城的迎春花市歷史悠久,據專家考證起源於明代或更早,是獨具嶺南特色的一項民俗傳承,已經成為羊城百姓過年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在南粵地區有“逛花市,過大年”的說法。
傳統的羊城迎春花市每年舉行一次,時間一般是從春節前的廿八開始,到大年初一凌晨結束。
到了年廿七,甚至更早,十里八鄉的花農們就把各種各樣的花卉運到市區固定的街市擺放佈置,在花市開始後供人挑選。
後來,政府相關部門和行業協會順應老百姓的需求,各區都有自己固定的花市舉辦地點,舉辦時間也從原來的春節前後三天延長到了現在的半個月左右。
而且,還給傳統的花市注入了更多現代的元素,更能適用時代發展的要求。
現在的花市,不僅嶺南風情更加濃郁、也迴歸到了更重的傳統年味,老百姓可以在這裡選年桔、買年花,也可以寫春聯、買福字,逛累了,路邊就有各類小吃攤檔,品味各種傳統小吃,或者去到不遠的廣場上觀看各類表演,諸如舞獅、粵劇等等。
多寶街是羊城的一條老街,因為這裡是賣古玩的處所之一,行內人也叫古玩街,不過今年多寶街也開了花市。
花市人流不斷,摩肩接踵,楊潞飛邊走邊看,不亦樂乎,看到了一個賣月季花的,於是買了一捧月季,因為那是媽媽最喜歡的。
楊潞飛隨著人流來到了廣場,看了一段舞獅表演後,朝廣場一角走去。
沒錯,楊潞飛發現了自己感興趣的東西,一個小攤位。
攤位真的很小,用兩張報紙鋪在地上,上面放著兩件瓷器,三件玉器以及一個卷軸。擺攤的應該是一對父子,父親七十來歲,而較年輕的看起來也有五十左右。
楊潞飛發現,這些物件都有靈氣,應該都是寶貝。
楊潞飛最初在神仙洞裡發現發出靈氣的鑽石原石,還以為只有鑽石才有靈氣,後來又先後發現和田玉、翡翠、佛像等也都有,才從識海知道只要是寶物,就會發出靈氣。
這可是了不得的能力,簡直就是鑑寶撿漏的神器啊,比如現在。
父子倆一邊聊著什麼,一邊看著裡裡外外的行人,那眼裡的期待不是裝出來的,可惜也有人停下,看過之後沒說什麼就離開了。
“小夥子,快過來看看吧,這可都是祖傳的好東西!”
老人看到楊潞飛走到了跟前,開口招呼起來。
楊潞飛沒有說話,而是蹲了下來,拿起兩件瓷器中的其中一件看了起來。
這是一件青花纏枝蓮紋梅瓶,高29.6公分,清道光年制,官窯。此瓶小口,短頸、豐肩,肩以下漸收,圈足,砂底。楊潞飛提起觀察了一下,底部有“大清道光年制”六字款識,整個胎體厚重,髮色明快豔麗,主要裝飾為青花纏枝蓮紋。
拿起另外一隻,得到的提示一樣,楊潞飛估計這是一對,應該是客廳或者書房裡的擺設器。
三件玉器沒什麼出彩的地方,玉質一般,雕工也一般。
請年輕一點的幫忙攤開卷軸,是一副《仕女圖》,這副畫用筆遒勁挺秀,設色淡雅,清新脫俗,看起來賞心悅目。
琢磨了幾分鐘落款,楊潞飛才知道作者叫潘振鏞,而且後人對他的評價還蠻高,《海派繪畫史》說,“真正使改費畫風轉化為海派人物畫主導品類的人,當推來自浙江嘉興的潘振鏞、潘振節。潘氏兄弟的人物仕女畫主要宗法同裡的費丹旭,但已稍稍減易其修潔雅淡而增加了更多的通俗成分,尤其是潘振鏞飲譽海上之後,與擅畫兒童的沙馥和以畫報畫震爍海內的吳友如相併稱,時人視若拱璧。而大臨學改琦、潘振鏞潘振節奉丹旭、潘琳潘琪承父業之類,將改費傳統發揚光大,同時為應合市民口味又不斷調諧入俗的風格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