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再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劉延慶自然不可能知道,兩百多年後,還真就出了一個姓朱的乞丐,在華夏曆史上第一次完成了由南而北的統一偉業。
“父親,探報傳回,韓世忠所部還沒完成渡江,其前鋒也沒走出鎮江地界!”
劉光世縱馬奔來,低聲對還在出神的父親報告。
劉延慶回過神來,鼻子裡冷哼一聲罵道:“那個潑皮表面看著粗鄙,心裡倒是精明的很!這是不願意打頭陣啊!”
劉光世繼承了父親的全部精明,甚至青出於藍,聞言第一反應便是:“那咱們......”
劉延慶明白兒子意思,略一沉吟搖頭道:“廬州那邊已經談好了,不能耽擱!再說,咱就算北進到那裡,也只剛剛與鎮江一線拉平。”
劉光世雖然覺得父親說的有道理,卻也還是有些猶豫。
“可咱們到了那裡,距離長江便有三百餘里。若是韓世忠仍舊拖延不肯向北,咱們可就成了孤軍了!”
劉延慶看了兒子一眼,突然嘆一口氣改變了話題。
“平叔【劉光世的字】,我老了,劉家以後就得靠你了!小心謹慎是沒錯,但坐以待斃終究不是長久之計啊!”
劉光世一愣,有些不確定道:“父親的意思是......”
不等他把話說完,劉延慶便點了點頭,“汴梁那姓武的一旦成了事,必定第一時間南下,沒有接連不斷的軍功,他根本沒法鎮制各方反彈!”
見兒子還是沒懂,他不得不把話再挑得更明一些。
“鎮江南北水網交錯,不利北兵作戰,往西的鄂州【今武漢地區】又離臨安太遠,你說姓武的會先打哪裡?”
劉光世恍然大悟,正要開口,又被父親抬手打斷。
“自古‘守江必守淮’,咱們不但要趁著汴梁無暇南顧拿下廬州,還要繼續北上打下壽州【今安徽省淮南市】,到時才能依憑淮河天險與武家軍周旋。”
劉光世下意識又問:“那壽州?”
劉延慶帶著點兒苦笑著搖搖頭,抬眼望向北方,“咱們劉家的根基畢竟不在南方,能經營一個廬州已經很不容易了。壽州......那裡離汴梁更近,怕是......”
......
劉延慶的戰略眼光還真不是蓋的,只是有一點兒他猜錯了。
早已秘密南下的岳飛,已經提前幾天率兵出擊,方向卻不是正南,而是東南方向的楚州【今江蘇淮安】。
和臨安經營兩淮一樣,汴梁這三年也沒閒著,沿途的泗州【大致在今江蘇宿遷地區】也早就被滲透成了篩子,大軍過境絲毫沒有阻礙。
周繡娘秘密南下,乾的就是這事兒。
至於楚州,這裡其實並不是岳飛的最終目的地,只是沒法子繞過而已。
原因很簡單,這裡有一塊繞不開也打不得的硬骨頭!
李綱,第一次汴梁保衛戰的最大功臣,不但仗沒打完就被老趙家賣了個乾乾淨淨,還在斡離不北撤的第一時間就被趕出了汴梁。
最初的差事是“提舉亳州明道宮”【亳州,就是今天的安徽亳州】,結果還沒走到地方,第二道貶斥的聖旨就追上了。
這一次直接被罷了所有官職,指令其往建昌軍【今江西南城】安置。
李綱是那種傳統計程車大夫性格,換句話說就是有點兒愚忠!
有官職在身不會違抗,這下成了平頭百姓,雖然憤懣之餘卻也得了自由,心灰意冷之下直接轉向東南,準備回老家無錫【就是今天的江蘇無錫】避世隱居。
稍稍插一句哈,李家原本的祖籍是福建邵武,在李綱祖父那一代遷居無錫。
走到楚州的時候,女真兵敗的訊息傳來,李綱大喜之下當即決定不走了,希望等到重詔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