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麻花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成杞,你要記得,我徐家的姑娘不是找不到夫家,而是挑夫家。
若不能良嫁,招婿也行。
你瞧瞧念月的日子,不好嗎?
……就算是不嫁不招,我們徐家也是養得起姑娘的。”
徐思雨不是要其他人的想法與她一樣,她只是希望家裡人給足底氣,讓女孩不用隨大流,而是能自主選擇。
好多年前,徐思雨曾以為,她是不會嫁人的。
在這個男尊女卑的世界,她不覺得她能在婚姻裡找到幸福。
可就是不抱希望的時候,林憶青追上來了。
徐思雨很幸運,這個時代,也碰上了尊重她,與她同頻的良人。
“事情已經發生了,別人想做改變也是情有可原。
顯而易見,當初胡家找到徐家,看中的也不只惜時個人。
如今想退我們徐家姑娘的婚,想必也會深思熟慮。
倒是我們徐家,該繼續還是放棄?
這個問題,你得先問問惜時,當然還有你這個當爹的想法。
嫁與不嫁,退不退婚,各種利弊,你掰碎了、弄清楚了,你再決定,該不該嫁?或者該嫁什麼人?
再者,你既做了族長,就該知道惜時的婚事,代表了全族的顏面。
這可就不只是你一家的事了。
你若因為一些無法挽回的事兒,選擇把族長女兒的婚事辦得委委屈屈,那族裡其他的姑娘,又該如何婚嫁呢?”
沒有直接的反對,但徐思雨從多方位給徐成杞講明瞭她對這門婚事的看法。
姻緣不同,人物不同,經營也不同,
沒有什麼是正確的答案,各人都在取捨中選擇一條相對舒心和順意的路。
徐成杞扶靈走了,他要去走他的新的人生路,挑著一族人的命運重擔,徐思雨看著她的這個大侄子真是老了許多。
想永葆青春的她,總想少些事,少些事來煩她,但事總是與願違。
這一年,全國大災,民生艱難。
徐思雨捐的一百萬石糧食只幫樂州擋住了外界騷擾的壓力,可患災未緩,天下便說不得太平。
徐家商隊還在勉力往北面輸出。
商隊受到的劫難是越來越少,那是因為能看到的活人亦越來越少。
經過雪災大凍、蝗災斷糧的北方人,龜縮在城池、軍屯之中還活著的也是真命硬、真有本事的。
大明的東地情況也不好,但東面連中原沃土、江北平原,古漢時稱“中原三縣可抵西南一郡”,是以恢復得還算快。
哪怕只有一季的收成,但養得起人,日子慢慢就平復下來了。
徐思雨接到皇太女巡訪的訊息是從元州發來的。
借調商船迎接,說得直白點,從上船那一刻,徐思雨就得開始接待工作了。
這真不是一個划算的任務。
皇太女駕到樂州,走的不再是親民路線。
浩大的車馬和隨從,一天最少也得應付一百人的吃喝,徐思雨很不明白,在這個並不富裕的時刻,如此勞民耗財的巡訪,皇太女所求的是什麼?
“一為代父皇巡視國境安穩;二為東征籌集餉糧……”皇太女對著迎接的人員說。
接著上了徐思雨專為接她的寶車,邀請徐思雨同乘,再貼著她的耳朵說:“攝政王東征,若是打不過岸,賴孤征集糧草不及,孤這皇太女的位置就坐不穩了;若是東征順利,攝政王的功績怕也是橫在孤這個儲君之上了。何況,孤還是個女人!”
初見時一身紅衣似火,再見仍是讓人移不開眼的明豔之色,但做了三年儲君的姑娘,早不是七年前初出茅廬的青澀模樣,她身上的紅,更像是焰火,想要點燃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