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有一次,她在石匠的院子裡,在一個堆積廢料的大坑之中,發現了一塊巨石。她好奇地向石匠打聽那是什麼石頭。石匠回答說,這是&ot;各各它&ot;。葉連娜愣住了:&ot;各各它&ot;是基督被釘死的地方,是殉難的地方。石匠為什麼把這塊石頭叫做&ot;各各它&ot;呢?
經過深入的交談,原來這塊石頭大有來歷:它曾經作為墓碑被豎立在果戈裡的墳頭。這是果戈裡的好朋友阿克薩科專程到黑海之濱挑選的,花費了好多時間和勞力才把它從遙遠的南方搬運到莫斯科。後來,莫斯科市改建,果戈裡的墓地由丹尼爾修道院遷移到新聖母公墓,這塊象徵殉難的、附有十字架的石頭,也就被棄而不用了。
從那時候起,這塊砸掉了十字架的墓石就扔在坑裡無人過問。
葉連娜眼睛一亮,決定買下它。是的,沒有任何石頭比它更合適作為布林加科夫的墓碑了。
&ot;我們可以賣給您,可是怎麼把它從坑裡抬出來呢?&ot;石匠感到很為難。
葉連娜請來很多石匠幫忙。終於,巨石被抬到了布林加科夫的墳墓。
布林加科夫生前在給朋友的信中,曾經多次談到他心目中的恩師果戈裡,他有一句意味深長的話:&ot;先生,請用灰色的外套把我保護起來吧!&ot;他的話變成了現實,果戈裡的墓石,如今像灰色的外套立在布林加科夫的墳上,成為他亡靈的守護者。
&ot;現在什麼炸彈也傷害不了米沙了!&ot;葉連娜終於鬆了一口氣。她去世之後,骨灰與丈夫葬在了一起,生前他們心貼著心,死後他們的骨灰融合成了一體。
這就是人間的真愛,人間的至愛。我們有可能擁有嗎?我們配得上擁有嗎?
其實,說這些話違背了我的原則。我向來不喜歡如此直率地說出自己的心裡話--即使我明明白白,也沉默著。況且一個女孩子如此喋喋不休地談論愛情,好像作論文。
其實,除了文字上的,我也從未有過真愛的幸運。但起碼我比你強,我至少知道什麼不是真愛。我不知道什麼是我所追求的,但我清楚地知道什麼不是我所追求的--這就是我現在的生活,尋覓、失望、執著、不妥協。
最近看了好多書--一貫如此,有時看得要窒息,不提也罷。&ot;青燈黃卷,紅顏空塵&ot;,不是什麼美好的圖景。
最近也寫了好些詩歌,我不敢稱之為詩歌,姑且算是一些零散的句子吧。我常常夢想,只要我能夠寫出一首詩,一首真正的好詩--哪怕一句也行,我也願意身無分文,我甚至不害怕與世長辭,在死亡來臨的時候,我還能微笑著,歡樂著。
寧萱
一九九九年九月二十日
七、廷生的信
寧萱:
謝謝你的一番剖析。其實,寫作那篇名叫《那段歲月,那段愛情》的文章,目的正是為了&ot;告別&ot;。我早已從當年的傷痛之中解脫了出來。我不認為那是一個多麼嚴重的錯誤,也許是上帝故意安排的一次考驗。上帝在質問我:&ot;你究竟將愛什麼樣的女子?&ot;
如果說在那次經歷之前,我還懵懵懂懂的;那麼,在那次經歷之後,我就有了自己的答案。
人生道路上,有了一位風雨同舟的愛人,宛如有了一顆掛在天穹的啟明星。
如果沒有這顆星星,我們又如何辨別方向呢?《聖經》中說:
二人若不同心,豈能同行呢?(《阿摩司書3:3》)
在那些日子裡,我深切地體認到了&ot;不同心&ot;的悲哀與無奈。經過了那次嘗試之後,我深信,在人與人之間,某種隔膜是無法打破的,也不必去打破。就像我以前的信中提到的,不必&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