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無敵死了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杜伏威,他的經歷幾乎和劉邦差不多。
也是農戶出身,而且和劉邦一樣,年輕的時候遊手好閒,打架鬥毆,踹寡婦門,一樣不少。
父母死後,他就經常餓肚子,經常穿壁翻牆偷東西。
他還有個死黨,輔公祏。
他與輔公祏是生死之交,輔公祏多次偷羊送給杜伏威。
後被其姑姑告發,二人被迫逃命,聚集一幫人組成強盜集團,當時杜伏威年僅十六歲。
大業九年,杜伏威逃竄到長白山地區,組織山賊,成了山大王。
要不說隋煬帝真能禍禍人,當時可不止他們這樣的,還有不少起義軍。
李淵都才是大業十三年起兵,杜伏威大業九年就起兵了。
開局連個碗都沒有,就是兩人拉起一支隊伍。
杜伏威後來又帶著人參加了起義軍,因作戰勇猛,打仗衝在最前面,撤退走在最後面。
很快取得大家尊敬和信任,被推為首領。
可是他們的起義軍勢力太小了,就那麼幾百人,每次遇到隋朝的大部隊都只能跑。
接下來,杜伏威就那麼一直吞併其他的起義軍,逐漸壯大。
而且,杜伏威和劉邦一樣,也參加過鴻門宴,可是杜伏威比劉邦牛逼。
牛逼就牛逼在,劉邦是在人家大營裡參加鴻門宴,屬於被殺的一方。
杜伏威不一樣,他是跑到別人的大營裡,他擺鴻門宴殺別人。
完事還帶著二十幾個人,就那麼直接那麼,輕易的接手了幾千人的軍隊。
李恪上輩子的小說,都寫不出來這麼日天的情節,可人家就是這麼幹了。
隨著杜伏威吞併了好幾支起義軍,隊伍來到幾萬人,也就開始和隋朝軍隊作戰。
隋朝軍隊根本打不過,杜伏威連戰連勝,成了江淮一霸。
隨著實力的增加,杜伏威開始收買民心,特別是當地老百姓的民心。
隋朝雖然很強盛,但是對老百姓真不怎麼樣。
又是修大運河,又是徵兵打仗的,老百姓都恨死隋朝了。
杜伏威不僅打仗猛,膽子大,還知道想立足就要有民心。
為了贏得民心,杜伏威在江淮只收很少的賦稅。
連李淵進入長安,都只是免去了苛捐雜稅,其餘稅還是正常收。
到了武德元年,李淵建唐,還有隋煬帝之死都發生在這一年。
當時天下大勢還不夠明確,當時最有可能統一天下是李淵、王世充還有竇建德,蕭銑,這些都是大割據大勢力。
杜伏威知道,自己肯定弄不過這些人。
先是投靠的王世充,被封為楚王。
後來王世充打不過李世民,一連輸了好幾仗。
杜伏威就又投降大唐,成了“吳王”。
聽說杜伏威投靠了自己,李淵很高興。
讓他負責江淮一帶,封杜伏威為東南道行臺尚書令、江淮以南安撫大使、上柱國,封吳王,賜姓李氏。
連瓦崗的李密都不如杜伏威,李密當初都還只是邢國公。
連李世民曾經也是“陝東道大行臺尚書令”,李神通曾經也是“山南道安撫大使”
可見,李淵當時把杜伏威的地位拔高的,就差封一個“三公之位”,就能和李世民平起平坐了。
而李淵對杜伏威這麼好,就是看重了杜伏威在江淮的地位和實力。
原本江淮一帶是三足鼎立,除了杜伏威還有李子通和沈法興。
先是李子通擊敗沈法興,接著杜伏威又打敗了李子通,這時,杜伏威成了江淮真正的霸主。
正在杜伏威春風得意的時候,李世民已經擊敗了竇建德和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