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石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一部分艾登 英國政治家、外交家(1)
羅伯特•安東尼•艾登(robert anthony eden, 1897‐1977),英國政治家、外交家。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曾任英國國防委員會委員、陸軍大臣、外交大臣和副首相等職。 1897年6月12日,艾登出生於英國達勒姆郡比肖普‐奧克蘭市的貴族家庭。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艾登參加英國皇家步兵團,曾到法國前線作戰。戰後,艾登為了實現當外交家的夢想而進入牛津大學基督學院,學習阿拉伯語和波斯語。1922年大學畢業,艾登未按先前的 ?願到駐外使館工作。他認為&ldo;議會是進入外交界的另一條門路&rdo;,決定透過競選議員,開始自己的政治生涯。 1923年,艾登作為保守黨候選人當選為英國下議院議員。他以自己的儀表、才華和談吐,獲得保守黨元老的器重。1926年,艾登作為保守黨政府外交大臣奧斯汀•張伯倫的議會私人秘書,陪同前往日內瓦參加同際聯盟行政院會議。 1931年3月,艾登與張伯倫一起參加屬於帝國防務委員會的一個小組委員會,工黨政府首相麥克唐納任小組委員會主席。他們常在首相府與政府各部大臣聚會,為英國參加裁軍會議做準備。半年後,艾登經保守黨領袖鮑德溫推薦而出任外交次官,不久即以英國政府副代表的身份參加日內瓦裁軍會議。 1934年初,艾登在出任帝國掌璽大臣的同時對此深感不滿,認為&ldo;表面上增加了權威,實際上什麼也沒有,我甚至連決定政策的內閣委員會的一名成員都不是&rdo;。 30年代的歐洲,德意法西斯勢力極其猖獗。英、法兩國統治集團妄想以犧牲弱小國家和民族的利益謀求&ldo;和平&rdo;。與此同時,英國統治集團中少數有遠見的政治家不同意推行綏靖政策,主張聯合蘇聯在內的歐洲國家,抵抗法西斯侵略勢力。艾登就是這種有遠見的政治家之一。 從1933年起,艾登多次奉命奔走於巴黎、柏林、羅馬、日內瓦和莫斯科,出訪瑞典、挪威和丹麥,同許多國家的領導人就國際形勢進行會談。1934年2月和1935年3月,艾登曾兩次會見希特勒。他沒有被希特勒掩蓋其侵略意圖的和平諾言所欺騙,主張為建立歐洲集體安全體系而努力。艾登的見解在英國政界中引人注目。當時未參加政府的邱吉爾稱他為&ldo;政府中惟一的優秀成員&rdo;。在保守黨首相鮑德溫改組內閣時,艾登因年齡、資歷和政見方面的原因,未能出任外交大臣而僅擔任鮑德溫首相為他專設的與外交事務有密切聯絡的職位‐‐國際聯盟事務大臣。 1935年10月初,墨索里尼發動侵略阿比西尼亞的戰爭。12月9日,英國外交大臣霍爾與法國總理兼外交部長賴伐爾推出&ldo;霍爾‐賴伐爾方案&rdo;,企圖把阿比西尼亞大部分領土割給義大利。霍爾因這個方案激起國內外輿論的強烈譴責而下臺。38歲的艾登出任外交大臣,頗有少年得志之勢。 艾登上臺伊始,對法西斯國家表現出比其前任較為強硬的態度。他在一份研究報告的序言中寫道:&ldo;決不能僅僅為了安撫德國而讓步,因為那樣做只能事與願違,促使它胃口愈來愈大。&rdo;1936年3月,在希特勒撕毀洛迦諾公約而進軍萊茵非軍事區以後,艾登兩次約見德國駐英大使,譴責納粹德國的違約行為。艾登認為英國應對希特勒&ldo;會撕毀任何條約做好準備&rdo;,卻不主張對希特勒佔領萊茵非軍事區的行動實行軍事制裁,擔心這樣做會導致戰爭,而一旦發生戰爭,對於英國來說就意味著&ldo;極其重大的風險&rdo;。艾登主張透過談判使德國從非軍事區撤軍。 1936年7月,以佛朗哥為首的西班牙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