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頁 (第2/3頁)
肖石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共的影響,不少將領接受了中共的主張,在抗戰中堅持團結進步,反對投降分裂和倒退。
第十部分葉劍英 元帥(3)
1954年5月,葉劍英(中)和朱德、彭德懷等在延安
1939年6月上旬,葉劍英到重慶,任中共南方局常委,在周恩來領導下,繼續進行統戰工作。葉劍英在中共南方局期間,曾經擔任統戰工作委員會副主任,並負責軍事組工作。軍事宣傳是中共宣傳工作的一個組成部分。每當戰局、時局發生變化及重大節日,葉劍英便組織軍事組人員寫文章、做報告、接見有關人士,宣傳中國共產黨的主張。他本人還趕寫了大量的文章。1940年3月,《新華日報》社出版了《葉劍英抗戰言論集》。此書分為論戰局、論戰略、八路軍抗戰的經驗、紀念和悼文等七個部分。當時發行量很大,很受讀者歡迎。 由於早年追隨孫中山革命的經歷,葉劍英在國民黨政軍界都有很高威望。他憑這種關係,同國民黨上層人物廣泛接觸,出色地開展了統戰工作。皖南事變後,他立即找國民黨代表交涉,多次向蔣介石、何應欽、白崇禧等人提出抗議,並寫了《新四軍皖南部隊慘被圍殲真相》的傳單,廣為散發,及時揭露了國民黨頑固派的血腥屠殺和欺騙宣傳。 1941年2月,葉劍英從重慶回到延安,擔任中共中央軍委參謀長兼第18集團軍參謀長,成為毛澤東、朱德在軍事上的得力助手。當時正是抗日戰爭的相持階段。他從各根據地送來的戰報中發現,敵後軍民的戰略戰術有許多新的發揮和創造,便組織參謀部的幹部及時總結上報,並以軍委名義轉發到敵後抗日根據地,推廣實行,有力地打擊了日軍。他還組織力量收集國內外有關戰爭情報資料,編輯出版《作戰周報》、《國際資料》等,並定期召開作戰情況匯報會,向中央軍委首長及各戰區領導提供情況和經驗,分析研究作戰部署。此外,對各抗日根據地的部隊建設、生產、作戰都提出了許多重要謀略。 在考慮對日軍作戰的同時,葉劍英還針對國民黨頑固派製造摩擦的陰謀活動,協助毛澤東、朱德制定了反摩擦鬥爭的方針。1945年夏,國民黨妄圖發動第三次反共高潮,集結四五十萬軍隊,準備向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陝甘寧邊區大舉進攻。當時,八路軍主力部隊大都已深入敵後對日作戰,陝甘寧邊區兵力薄弱。在這種情況下,葉劍英經過深思熟慮,提出了一個政治作戰方案,即使用中共掌握的軍事情報,公開揭露國民黨軍隊進攻陰謀,以為退兵之計。中共中央採納這一方針,挫敗了國民黨頑固派的陰謀。 1944年夏,葉劍英受中央委託,先後向在延安的中外記者參觀團和美軍觀察組介紹了八路軍、新四軍等中共抗日武裝的作戰情況,有力地駁斥了國民黨頑固派的誣衊。中外記者聽後,對中共抗日情況倍加讚賞。報告的內容很快被他們傳到英、美等國,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在葉劍英的安排下,美軍觀察組還分小批赴抗日根據地考察。他們大多對解放區的政治、軍事情況的看法比較客觀,對中共部隊抗日決心和實力有較正確的估計。 1945年,葉劍英出席中共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並被選為中央委員。 抗日戰爭勝利後,葉劍英協助周恩來同國民黨談判,達成了停止內戰的協議。隨後到北平擔任軍調處執行部的中共代表。 解放戰爭時期,葉劍英參與領導全國範圍的人民解放戰爭,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參謀長、中共中央後方委員會書記。1948年任華北軍政大學校長兼政治委員、北平軍管會主任兼北平市市長。 新中國成立後,擔任中南軍政委員會副主席、華南軍區司令員、廣東省人民政府主席兼廣州市長、廣東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中南軍區代司令員、中南局代理書記、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國防委員會副主席、武裝力量監察部部長、訓練總監部代部長、軍事科學院院長兼政治委員、高等軍事學院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