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頁 (第1/3頁)
肖石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一部分艾登 英國政治家、外交家(2)
作為陸軍大臣的艾登視察部隊
1940年5月,邱吉爾接替張伯倫出任內閣首相。艾登受到邱吉爾器重,出任陸軍大臣。在艾登任內,英軍未能改變在與德軍作戰中所處的不利地位。艾登為加強國防而決定建立&ldo;國民自衛隊&rdo;,號召&ldo;年齡在17歲到65歲之間的英國 瘢衷詼祭捶郟刮頤塹陌踩?無一失&rdo;。這一號召得到廣泛的響應,第一個星期報名的就有25萬人,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就突破100萬人。同年12月,納粹德國對英國進行&ldo;空中閃擊戰&rdo;,英國處於戰爭危機之中。12月23日,艾登由邱吉爾提名,第二次出任外交大臣。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艾登始終在邱吉爾領導下工作。邱吉爾一再表示,如果他有什麼意外,就由艾登接任首相。 艾登在擔任外交大臣期間,多次訪問莫斯科和華盛頓,與史達林、羅斯福交換對戰爭形勢的看法,同意加強英、美、蘇三國同盟。在歐洲開闢第二戰場、戰後歐洲的重建和建立聯合國等問題都是他們討論的主題。 1943年10月,艾登參加在莫斯科召開的英、美、蘇三國外長會議。11月底隨同邱吉爾參加在德黑蘭召開的三國首腦會議。德黑蘭會議決定在1944年5月1日開闢歐洲第二戰場。1944年10月,艾登陪同邱吉爾再次出訪莫斯科,與史達林會談。11月,艾登與邱吉爾訪問法國,在巴黎與戴高樂會晤。 1945年2月,艾登隨邱吉爾參加克里米亞英、美、蘇三國首腦會議。會議討論徹底粉碎納粹德國的軍事計劃,決定戰後在德國成立&ldo;中央管制委員會&rdo;。會議簽署《被解放的歐洲宣言》,宣佈獲得解放的歐洲各國必須消除法西斯主義的影響,由各國人民自己選擇其社會制度。會議還就盟國對日作戰以及戰後各國的權益等問題進行討論。 1945年4月25日,艾登代表英國政府出席在美國舊金山市舉行的聯合國成立大會。7月,艾登陪同邱吉爾參加波茨坦會議。7月,保守黨在大選中失敗,邱吉爾下臺。保守黨改組後,艾登力圖使保守黨具有民主政治的外貌。 1951年10月,保守黨在大選中獲勝,邱吉爾再次組閣。艾登出任副首相兼外交大臣。1954年5月7日,艾登出席關於印度支那問題的日內瓦會議,擔任會議主席。同年12月,艾登同伊朗政府達成協議,決定透過談判解決英伊石油爭端。 1955年4月6日,邱吉爾因年老體弱而辭職,艾登擔任首相兼第一財政大臣。 1956年7月26日,埃及總統納賽爾宣佈把由英國經營的蘇伊士運河收歸國有。10月,英國與法國和以色列一道發動侵略埃及的戰爭。英國在這場戰爭中的失敗斷送了艾登的政治命運。1957年1月,艾登被迫辭去英國首相和下院議員職務。 此後,艾登僅擔任伯明罕大學校長(1943年至1973年)職務。1961年,被封為阿馮伯爵。艾登先後出版有三部回憶錄:《回到原位》(1960)、《面對獨裁者》(1962)和《清算》(1965)。 1977年1月14日,艾登在威爾特郡賽利斯布里鎮去世。 (褚銀蘇紅)
第一部分艾森豪 五星上將(1)
1943年12月7日,羅斯福總統簽發致史達林的重要電報:&ldo;業已決定立即委任艾森豪將軍指揮&l;霸王&r;行動。&rdo;至此,指揮歐洲大陸進攻戰役的盟軍最高司令人選最終確定。 德懷特•戴維•艾森豪(dwight david eisenhower, 1890‐1969),1890年10月14日出生於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丹尼森。1892年,隨全家遷往堪薩斯州的阿比林。其父母受過大學教育,但家境並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