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頁 (第2/3頁)
肖石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事變&rdo;10週年紀念大會上講話指出:&ldo;雙十二事變本身的意義,是在它成為當時停止內戰發動抗戰的一個歷史上的轉變關鍵。&rdo;張、楊兩將軍&ldo;是有大功於抗戰事業的&rdo;。1956年,周恩來在以全國政協名義召開的紀念&ldo;西安事變&rdo;20週年的大會上,再次高度評價張學良將軍:&ldo;無論張學良將軍是死是活,我們中國共產黨都評價他為千古功臣!&rdo;1wtxt1年春,張學良在解除囚禁後攜趙一荻夫人首次赴美探親旅遊。大陸人民為之歡欣,盼望他能重返久別的故鄉。張學良的老部下、全國政協副主席呂正操專程前往美國探望。 2001年10月15日,張學良在美國夏威夷檀香山病逝,享年101歲。 (彭玉龍)
第十部分周恩來(1)
周恩來(zhou enlɑi,1898‐1976),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主要建立人和領導人之一,抗日戰爭時期擔任中共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副部長等職。 1898年3月5日周恩來生於江蘇省淮安縣的封建官僚家庭。5歲起入私塾讀書,12歲隨伯父到瀋陽就讀於東關模範學校。時代及環境影響,使周恩來自覺把個人的出路及民族與國家的前途聯結起來,當校長提問讀書是為什麼時,周恩來回答:為了中華之崛起。 1913年秋,周恩來到天津南開學校上中學。南開在當時是頗有民主與科學風氣的資產階級學校,從而為周恩來長知識、礪才幹創造了條件。周恩來勤奮學習,積極參加愛國鬥爭。在《新青年》的影響下,他發起組織&ldo;敬業樂群會&rdo;,創辦《敬業》會刊,積極演講、演劇,喚起同學,奮力救國。當袁世凱與日本帝國主義簽訂喪權辱國的&ldo;二十一條&rdo;訊息傳來後,周恩來發表演說,號召國民奮起振興經濟、救亡圖強、洗雪國恥。法軍佔領天津老西開時,周恩來做了《中國現時之危機》的講演,高喊: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為尋求救國濟世真理,1917年9月,周恩來東渡日本求學。在日期間,他接觸到馬克思主義,閱讀了大量進步報刊,同日本進步人士來往,並詳細考察日本社會。當俄國十月革命勝利的訊息傳來後,他帶著極其興奮的心情瞭解革命的情況。1919年5月,周恩來深感&ldo;國亡無日&rdo;,棄學返國,投入五四運動。 1919年6月初,周恩來回到母校南開致力於五四運動,開始參加並領導天津學聯 鶻綈?運動。他主編《天津學生聯合會報》,提出革新、革心的口號,喚起民眾;他大力組織演講,並建立著名的覺悟社,以此作為領導反帝反封建運動的中堅。 1920年1月,周恩來因領導愛國反帝運動,被反動派逮捕關押半年之久。 1920年11月,周恩來赴歐勤工儉學。旅歐三年,他積極投入革命實踐。在十月革命的啟迪下,與趙世炎、陳延年等建立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旅歐支部與中國共產黨旅歐總支部,積極從事理論研究,對比英法社會主義思潮,聯絡國內鬥爭實際,主編《赤光》,宣傳馬克思主義。 1924年夏,周恩來從法國巴黎回到廣州,投身於轟轟烈烈的大革命洪流中。他先後擔任中共兩廣區委員會委員長、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國民革命軍第1軍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軍委書記等要職。他把黃埔軍校當作造就革命骨幹的基地,建立並領導葉挺獨立團,使之成為中國共產黨掌握的第一支武裝;他參與領導了1925年的兩次國民革命軍東徵。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