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不愛吃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連載完畢,後續內容的定價主動權,必然會轉到自己手中。
第一次接觸,雙方都保持著謹慎和剋制,只定下小說第一卷的稿酬,這同時符合雙方各自的利益。
“林先生爽快,那我叫人安排合同。”
金鏞對林嘉竣的乾脆利索很是滿意,立即安排人去擬定合同。
“對了,林先生,不知你給這部書起的名字叫什麼?”
等待合同的間隙,金鏞問起書名,心中暗忖:“也許需要我來幫忙取一個名字。”
林嘉竣莫名笑了笑,淡淡回道:“人點燭,鬼吹燈,這部小說,我取名為《鬼吹燈》。”
“好好好,好一個‘鬼吹燈’!”一聽到這個答案,金鏞情不自禁高聲連道三聲好,顯然對林嘉竣所起的書名極為滿意。
外間,《明報》的工作人員罕見金鏞如此失態,目光紛紛被吸引過來。
金鏞仿若未覺,繼續抒發胸臆:“杜工部詩云:山鬼吹燈滅,廚人語夜闌;‘鬼吹燈’三個字,用在這部小說上再貼切不過了。”
“那當然,千萬級銷量,三十多億播放量的認證。”林嘉竣在心中默默的回應一句。
不過,見金鏞能一句道出書名的出處,林嘉竣對他的文化素養也異常佩服,對方稱得上一聲大師。
只可惜,林嘉竣很清楚,他跟金鏞將來肯定會是兩路人,大概不會有什麼私人交情。
因為,金鏞曾經罔顧事實,在自己的書中給一些歷史上的負面人物反向洗白,誤導了不少讀者,包括少年時候的林嘉竣。
另外,金鏞在其中幾部小說中,對一些反派角色的洗白,在後世很多讀者看來,那種洗白是相當毀正常人的三觀。
因此,林嘉竣佩服金鏞的文化素養,卻真心無法認同他這個人。
在林嘉竣的計劃中,和《明報》的合作,也僅限於第一部小說,他需要藉助《明報》的平臺先給自己打下基礎。
至於林嘉竣投稿為什麼不選此時在香江與《明報》分庭抗禮的《東方日報》和《星島日報》,是因為那兩家報紙背後的主事人更讓林嘉竣不齒,尤其是《東方日報》的馬家。
很快,有《明報》的工作人員把擬好的合同拿了過來。
林嘉竣接過合同,檢查一遍後,發現沒有什麼問題,當場簽字畫押。
他的果斷,讓金鏞神情大悅。
對於林嘉竣隨後提出提前結算第一卷書稿全部稿酬的要求,金鏞也馬上投桃報李,爽快答應下來,這於他殊為難得。
第一卷故事,《鬼吹燈之精絕古城》,經過林嘉竣微調,全文大約有二十三萬五千字左右。
所以,當林嘉竣從明報辦公樓離開的時候,他身上已是多了兩萬零五百元現金。
剩餘的五萬塊,過兩天也會到達他的銀行賬號上。
而且,林嘉竣對原著的調整並不僅限於第一卷。
實際上,他在腦海中已將鬼吹燈全部八卷的內容都進行了一定的最佳化處理。
首先,林嘉竣修復了書中的一些小BUG,梳理了故事的全部時間線,讓各分卷之間的故事銜接起來更加流暢。
其次,他根據故事情節微調了所對應怪物的力量值,讓整部小說的力量體系更貼合相應的行文背景。
最後,他還在書中插入了一個小小的彩蛋,為自己計劃中的下一本小說做鋪墊。
總的來說,經過林嘉竣最佳化後的《鬼吹燈》,相當於原著的加強版。
當天下午,林嘉竣回到住處,馬上到廣播道靠近TVB的那一段以每月2500元租金租了一套兩室兩廳的房子。
他一次性提前付清了半年一萬五千塊的房租,緊接著就開始搬家。
在晚飯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