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信託基金(上) (第1/2頁)
努力爬坑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趙菲特的事情,後面有馮明強盯著也就行了。
袁旭開始將注意力放回到了琴島。
隨著特能斯拉超級工廠的竣工,內部裝置已經開始除錯,員工的培訓也已經都結束了,很快,這座特能斯拉的首座海外工廠就將迎來首輛華夏本土生產的電動汽車的下線。
在這一年多的時間裡,不僅僅是特能斯拉的超級工廠在夜以繼日的建設,琴島汽車工業產業園中,十數家零部件配套企業的廠房也都紛紛拔地而起。
在袁旭的建議下,馬能斯科對特能斯拉的供應商體系進行了調整,按照規劃,華夏工廠投產後,第一年特能斯拉的本土化率將達到80%,而下一年,本土化率的指標計劃將達到90%甚至更高。
當然了,這個“本土化”,並非是“國產化”,裡面還包括有國外的配套供應商在琴島建設生產工廠的部分。
袁旭相信,憑著華夏人的智慧,“本土化”向“國產化”轉化,也只是時間問題。
隨著特能斯拉落戶帶動的配套產業的發展,比亞滴也將目光投向了琴島。
只是,與極度推崇自動化的馬能斯科不同,船伕哥鑑於國內極低的人力成本,走的一向是人海戰術,其生產工廠除了個別工序,大多都是半自動的機器配合人工操作。
而且,為了降低成本,車間裡使用的半自動的機器人,也都是比亞滴自己研製生產的。
某種意義上,船伕哥的比亞滴,跟袁旭的袁氏集團還真有點像,從產業大類上說,除了起家的電池業務,比亞滴圍繞著汽車產業,上下游都進行了佈局。
一般來說,主機廠設計好了車型,生產模板一般會交由第三方設計公司設計開模,但是,比亞滴收購了櫻花國的荻原公司旗下的一家模具工廠,實現了模具的自產自用。
至於汽車所需的諸如電池、電機、電控,甚至是晶片,比亞滴統統選擇了自己生產。
主打的就是別人休想從比亞滴這裡賺走一個銅板。
隨著各地生產和研發專案的落地,比亞滴成立了自己的地產公司,負責各地公司的營建。
自己開發的“雲巴”輕軌專案,成立了軌道交通建設公司。
如果不是因為袁旭的聯合財險成立,比亞滴也已經打算成立自己的保險公司。
比亞滴的電子代工廠,規模僅次於福康集團,甚至比天工科技的生產基地規模都要大一些。
而船伕哥雖然對在琴島落地比亞滴的新的生產基地非常有意向,但是目前琴島方面存在的最大問題,出現在了“人”的身上。
天工科技的生產基地,二期完成之後,園區吸納的員工總數已經接近10萬,隨著各型別配套工廠漸次落地,對於基層員工的需求量大為增加。
琴島方面已經在三川、湘南設立了常駐的招工辦公室,至於省內,各地的人社部門早都已經將送工去琴島當成了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隨著天工科技二期首期招聘的結束,其它的用人單位也陸續開始了招聘。
來琴島找工作的都知道,第一等的好去處,自然是袁氏集團旗下的各個產業,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員慢慢穩定,袁氏集團方面大規模的用工需求早已多年未開了。
天工生產基地二期的首批招聘名額為2.1萬,結果報名的居然有5萬多人!
未能被天工科技錄取的職工,也很快在其它的企業中找到了工作機會。
而如果比亞滴也將工廠落戶琴島,其所需的普工,估計首期就需要上萬人了,這對於琴島眼下活多人少的情況來說,保證員工的滿編,也就成為了擺在所有生產企業HR案頭上最重要的一件事了。
當然了,隨著產業的集聚,越來越多的“打工人”開始關注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