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頁 (第1/3頁)
天遠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所以,醜姑這些天也是開動了腦子,勁使想著什麼如何提高北地的農來生產水平。她想到現代農業的發展,其實離不開規模化生產。比如大東北三省,小麥一種就是成千上萬畝,靠現代化的生產機器來作業,比光靠人工要強了不知道多少倍。
可在這個時代,生產勞動力水平都很落後,只能靠人力與畜力,所以當務之急就是多養些牛馬驢騾之類的。其次就是勞動工具要發展起來。
於是她就問:&ldo;那邊的鐵犁是不是也要多備些啊?還可以改良一些農具,增加勞作的速度。&rdo;
寧二卻苦笑道:&ldo;鐵犁可是貴重物品,缺的很呢。不過你說的改良,提高速度方面,倒是可以想想辦法。&rdo;
醜姑想了想也明白了,打了幾年,鐵器的產出顯然是不夠用了,以至於鐵製農具都跟著漲了不少價,後續供應也不足。
&ldo;不管怎樣,你也要找朝廷多要幾副鐵犁,沒這玩意兒,難不成全靠鏟子鐵鍬去翻地嗎?&rdo;醜姑提醒他。最好從京城多帶些農具過去,這東西其他地方缺,怎麼也不可能缺到京裡來了。朝廷總能想辦法給寧二一些帶走。
&ldo;嗯,你說的對。另外,你再幫我想想,如何改良農具和提高勞作速度。這才是重點呢,朝廷不可能給我提供百千副鐵犁啊。&rdo;寧二又說。
醜姑想了半天,仔細回想著現代農村見到的一些普通勞作場面,可惜的是,她離開農村太久了,記憶中除了鐵犁,就是釘耙就再也找不出什麼了。這兩樣東西,她很早以前就已經投入到農業生產中去了。哪裡還有什麼新鮮的。
特別是在男力灣的時候,大部分的荒田都是靠它們開出來的。她當初在姜吳村弄的那個大鐵耙子可是立下了不少功勞,後期又有改進,弄成過兩排的。這也早就被寧二推廣過了。
苦苦思索中,醜姑突然想起竹子,竹子製成的農具用途也是非常廣泛的。比如,播種時,已經翻好的地,完全可以用竹製工具,而不是必需要用鐵製的。就是熟田也不必全用鐵製農具了,很多時候都可以用竹製的來代替。不過是竹製的損壞的快,需要比較頻繁的更換而已。
&ldo;那就多弄些竹製工具吧。其實那大鐵耙子也一樣可以改用竹製的。&rdo;
寧二聽後,卻又提出了一個新問題:&ldo;是可以,但北方沒有竹子,還是得從外地運過去。&rdo;
醜姑愣了好半天,才嘆氣道:&ldo;唉,那我就沒辦法了。&rdo;這時候,交通運輸條件差的很,運些竹子過去北方,難度也不小,而且北方既然沒有竹子,就肯定也沒人會編制竹器,還得運送些匠人過去呢。這也是個大工程。
寧二自己倒是想了個新辦法,說:&ldo;不如,我在北方找找能代替竹子的木頭。再同時運送些竹子去北方,不管多少,總有些用處嘛。&rdo;
他還是打算試試醜姑提的辦法,因為鐵器實在太欠缺了。而且如果真試出來有用,可就大大減輕了對鐵製農具的依賴,也給百姓減輕了不少負擔。鐵器貴,好多人家連鋤頭,鐮刀都不夠用呢,哪裡還可能家家戶戶備一副鐵犁。
一想到,種田有這麼多麻煩事,醜姑就又開動腦筋了,說:&ldo;其實,那邊不是有很多特產嗎,象各種菇子類,除了種田養牛馬之外,還可能大力發展這些啊。把山珍山貨運出來,販賣到各地去,也一樣可以給百姓增加不少收入啊。&rdo;
要知道,在現代東北的黑木耳可是相當出名的,她每年都要託人買幾包回來吃呢。
&ldo;確實可以,只是暫時騰不出手,還有的就是運送出來也不太方便。&rdo;寧二答。在北方過了一年多,他當然吃了不少當地的山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