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頁 (第1/2頁)
一口小鍋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他在會試中的卷子是由禮部尚書秦倫親自批閱的,也是由秦倫舉薦的,按照規矩,他便是秦倫的門生。
殿試完,他就該帶上謝禮去尚書府感謝秦倫。
因為秦倫是蜀地人,偏愛吃辣的食物。
所以白小芽特地做了辣的滷牛肉和辣的雞絲菌油,她將熬好的雞絲菌油分裝成六罐,用油紙封好,還繫上一個十字紅綢帶,讓江遠山帶過去送給秦倫,算是他們的一點心意。
第二天,遠山便帶上謝禮,去了禮部尚書秦倫的府上拜謝。
秦倫對江遠山很滿意,在批閱他的卷子時就尤為的讚賞,當著同僚的面便一直誇讚他。
殿試時,江遠山的一番策論,連聖上都讚不絕口,秦倫更是感到欣慰與自豪,不愧是他選出來的人。
聖上越是誇江遠山有才學,越是證明秦倫有眼力。
大前年秦倫因為私自招選廚子的事,被政敵放大狠狠參了一本,鬧得朝堂皆知,聖上大怒,在殿前狠狠的痛批了一番腐敗之風,若非有太子暗中相助,他頭上這頂烏紗帽都差點沒保住。
想他二十出頭便中了進士,可惜只是三甲末。
他從最小的知縣開始做起,輾轉各地,做了近二十年的地方官,才一步步走到現在,升到禮部尚書這個位置。
秦倫是個謹慎安分的人,沒有大的野心,只想一步一腳印的做個安穩的官。
他從不站隊,隨他清的也好渾的也罷,管他太子皇子如何鬥,他哪邊都不靠,倒也哪邊都不得罪。
也正是因為他這樣的做官態度,即便出了點錯,皇上也不會真的怪罪他,嘴上訓斥兩句,給他提個警鐘。
這次身為會試的主考官之一,秦倫事事都做的令聖上很滿意,在選人一事上更是令聖上龍心大悅。
皇上高興,他頭上的這頂帽子,戴得也就穩當。
秦倫押了口茶:「你雖是我的門生,但你的才學卻是遠在我之上的。」
江遠山急忙站起身行禮:「大人過譽了,學生惶恐。」
「坐下坐下,沒什麼好惶恐的。」秦倫放下茶盞擺了擺手,「如今不是在朝堂,也不是在衙門,你不用一口一個大人,倒顯得你我師徒生疏。」
江遠山急忙改口:「恩師說的是,學生失禮了。」
秦倫道:「學問一事上,我沒有什麼可提點你的,做官方面嘛,我在官場混了近二十年,多多少少也有些心得。」
江遠山恭恭敬敬地坐著:「還請恩師不吝指點。」
秦倫道:「王家站的是三皇子,王家的勢力錯綜複雜,根深葉茂,京中的勛貴之家,就沒有和王家不牽連的。而你和太子殿下又是故交,想來你是不會去趟這趟渾水的。」
江遠山起身叩謝:「多謝恩師提點,學生銘感於心。」
秦倫又道:「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既已入了朝廷,做了官,你只要記住這句話就夠了。」
江遠山:「恩師教育的是。但學生認為,既已為官,不光是忠於朝廷忠於君上,更重要的是要忠於百姓。
這天下,雖是聖上的天下,但天下是由什麼組成的?天下是由百姓組成的,是千千萬萬個你我這樣的人組成的。
若是沒有我們,沒有百姓,聖上又是誰的聖上?」
秦倫目光定定的看著他,這個寡言內斂的年輕人,看著像根陰沉沉的石柱子,實則是真正的可造之材。
這樣的人,利國利民。
秦倫起身,拍了拍江遠山的肩膀:「好好幹,有任何事,隨時來府中或者到禮部衙門找我。」
江遠山:「多謝恩師。」
從秦府出來後,江遠山拐道去西街首飾鋪子買了根白玉簪,又買了一盒時下最盛行的胭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