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人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牆夼(kuang)水庫位於日照市五蓮縣的洪凝河下游處。五蓮縣,因其境內的五蓮山而得名,歷史上五蓮一度隸屬於諸城,諸城又稱密州。1947年,五蓮縣成立,歸昌濰專區,直到1992年由濰坊市劃歸日照市管轄。
洪凝河是濰河的一條支流,水庫取名是因附近的牆夼村。
1959 年 10 月,牆夼水庫正式破土動工,該水庫由山東省水利勘探設計院精心設計。在工程初期階段,主要由五蓮縣負責組織施工,但後來根據實際受益情況,濰坊地委行署明確指示要以諸城縣為主導。整個施工過程中,五蓮縣和諸城縣先後調集了多達 2.5 萬名民工參與其中。
根據具體分工安排,諸城縣承擔起築壩的重任,而五蓮縣則負責移民工作。最終共有 3680 名居民需要遷移。正所謂“人心齊,泰山移”,經過大家齊心協力,共同努力,於 1960 年 8 月成功建成了這座規模宏大的牆夼水庫。主壩長達 900 米,副壩也有580 米之長,水庫開始蓄水執行。
這樣一項浩大的工程得以完成,離不開民眾的無私奉獻與艱苦付出。這是五蓮、諸城將近三萬民工用他們勤勞的雙手、拼搏的汗水以及非凡的智慧共同創造出的一座歷史豐碑。
牆夼水庫的修建,不僅僅是一項水利工程,更是一種精神象徵。這座水庫見證了人們團結一心、克服困難的勇氣和毅力。它代表了那個時代人民的奮鬥精神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牆夼水庫具有重要功能,它以防洪和灌溉為主要目標,控制著 656 平方公里的流域面積,總庫容量達 3.87 億立方米,在山東省內排名第八位。其規模宏大,設計精巧,展現了當時人們高超的工程技術水平。
然而,關於牆夼水庫歸屬問題卻一直存在爭議。儘管水庫位於諸城市,但由於其淹沒的土地主要來自五蓮縣,因此引發了一些疑問和討論。這個問題涉及到地方利益和資源分配等方面,也反映了不同地區之間的複雜關係。
直到今天,仍然時不時有人會問:牆夼水庫到底屬於哪裡?莒縣、沂水、五蓮還是諸城?這種爭論不僅體現了地域意識的差異,更凸顯了對於資源權益的關注。事實上,無論水庫歸屬於哪個地區,它都是當地人民共同擁有的寶貴財富。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牆夼水庫既是五蓮縣的驕傲,也是諸城市的自豪。它展示了兩地人民的辛勤勞動成果,也彰顯了他們對於水資源利用的智慧。在這片廣袤的大地上,牆夼水庫成為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吸引著眾多遊客前來欣賞。
無論是五蓮縣還是諸城市,都應該珍惜這份來之不易的遺產,並透過合理開發和保護,讓牆夼水庫繼續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同時,也希望各地能夠加強合作,共同推動區域發展,實現互利共贏。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牆夼水庫的價值最大化,造福於更多的人民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