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的車厘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她跟著卓家的車隊走了一路,見慣了梁國的富庶與繁華,已經是無論看到什麼都接受良好,卻不想還能再梁國的報紙上,看到這等訊息。
報紙是前幾日的,上面宣佈了梁國對於各地慈幼局的規定,凡是城級及以上,必須設立慈幼局,有且數量不得少於一,朝堂將資助其中孩童上學,老人每日完成任務後,為國家贍養。
還有這個幼兒園,幼兒教學,說是大人上班之時,可以將孩子放在幼兒園,有專人看護,幼兒園也會適當對孩子進行教育,以便進入小學後適應的更好。
蕭和靈明白這都是仁政,是收買人心的好手段,可這在她看來,梁皇已經夠受百姓愛戴,他在梁國的地位絕對是第一的,此時做這種事完全沒有必要的啊。
“這梁皇還真是個好的?”
蕭和靈將報紙丟到一邊,取出新買的紙筆,就要往韓國寫信。
報紙是今日買的,同時送到卓關與蕭和靈手中,蕭和靈看到報紙,卓關自也看到了這個訊息。
與蕭和靈的狀態不同的是,卓關看到後的第一個反應是笑了出來,甚至因為大笑沒有坐住,直接躺倒在了馬車裡,還好馬車中鋪設了厚厚的毛毯,也不會摔的很痛。
他笑梁國,笑蜀國,笑卓家,還笑自己,整個人呈現了一種瘋魔的感覺,笑出了眼淚。
就像是走在沙漠裡的人看到了一片綠洲,可那片綠洲早已有了跟隨的人,那些人在綠洲裡紮根,生活,他卻只能奔波在尋找綠洲的路上。
和他們擦肩而過。
再次坐起身後,卓關臉上的笑意斂去,恢復了那副貴公子的矜貴模樣,眼底的失落散去,被莫名的敬意佔據。
他翻著報紙,口裡呢喃著:“好啊,好啊。”
別人或是不明白這報紙情況,但卓關又豈會看不懂這內裡的關竅,他好歹是透過自己的真才實學做過丞相的人。
梁國這是在未雨綢繆。
如今已是四月底,梁國去年潮州地龍,百姓死傷無數,好在梁皇親自賑災。
今年雖什麼都沒有發生,看似是個康年,可老天自上次下雨後,距今已有一月有餘未曾降雨。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若是天公真的不作美,皆是旱災來襲,百姓受難,這其中最先受到傷害被拋棄的,便是稚童與弱老。
其實各國都有慈幼局,這不過是上位者做的樣子,這其中彎彎繞繞,或許在慈幼局裡的日子,還不如在街上做乞丐來的快活。
梁國的慈幼局裡從前也都是兒童,裡面的黑手髒汙與其他地方一般無二,但自梁國發展日報以來,孩子們不是做報童,就是做些力所能及的印刷之事,且運營經費全部由朝廷支出,避免了這之間層層剝削。
想來這老人也定是按照這般模式,找些力所能及的活計,雖然不能說大富大貴,但好歹不用縮衣減食,也是好事一樁。
梁報上說,從五月始,梁國開啟屯糧計劃,兩廣成立糧食基地,且朝廷自皇帝往下,簽訂節約糧食承諾書,梁皇以身作則帶頭,呼籲百姓各家各戶都要有長期儲備糧食的意識。
且按照凡遇大災,必有人落草為寇的情況,朝廷發出公文,若有大災,朝廷將會出手救災,凡是此類藉著天災作惡之人,格殺勿論,連誅九族。
卓關將目光放在“格殺勿論,連誅九族”這八字之上,這般風格倒不像是那小皇帝的手筆,這透過紙張都能傳出來的狠辣果決,應當是那位焦丞相。
顯然,梁國即將要更改法律,盛世施仁政,亂世用重典,沉痾需用猛藥。
梁國是徹底站起身了,這從前的弱國儒主,到底是變了。
卓關辛苦分析一通,長嘆一口氣,半晌後呢喃道:“這梁國可真……可真是個好地方,讓人捨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