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龍牛馬幫打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民國人物之“東北財神”王永江
王老師,名永江,遼寧大連人,生於1872年,清代同治年間,少時聰明好學,考了個秀才,本以為可以再接再厲,混個公務員乾乾,旱澇保收,沒事和朋友喝點小酒,嗑著瓜子、吹吹牛逼,做個放翁,過幸福的小日子,奈何家境一般,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話說王老師沒當上公務員,為了生計,借了點錢學人家做點小買賣,幹啥呢?賣中藥,雖然醫書沒少看,可結果還是賠了個底兒朝天;又去當時日本人開設的私立學校當老師,結果看小日子不是好東西,又不幹了……
一晃王老師就三十好幾了,幹啥啥不行,一事無成。身旁妻兒代養,望前路茫茫……
可他不知道,命運自有安排,他註定當不了逍遙的放翁。
沒當上小公務員,是因為以後要讓他當省長,護一方百姓周全;
做小買賣賠錢,是因為他不適合賺小錢,而適合管大錢,扶大廈之傾倒;
當老師混不下去,是因為他應該當校長,為這個民族的未來培養更多的人才。
好了,還是先說回眼下吧,轉機出現在王老師少年時的一個酒友,也是個大才子,叫袁金凱(後來當了大漢奸),混的不錯,當了遼陽的團總,想在遼陽搞警察那一套,讓他幫忙寫份日租界警察行政的報告,學習學習。領導看完王老師寫的報告後,很滿意,直接讓他主持辦警察學校,辦完學校後又直接轉公務員——遼陽警察所所長,正科級。
至此,王老師正式開啟了他的仕途之路。
當時的東北,金融近乎崩潰,長毛子和小日子掐的不亦樂乎,加上各路土匪、地方民團,可以說是兵荒馬亂,民不聊生。土匪出身的張作霖,透過自身努力,白手起家,左右逢源,終於當上了老闆,坐上了東北王的位置,可樂呵沒幾天,就覺得這椅子有點兒燙屁股,為啥?兜裡球錢沒有,一屁股外債不說,而且還在持續虧空,一二十萬人等著吃飯,更別說治理百姓了,整個省城奉天就像個大土匪窩,兵痞橫行,烏煙瘴氣。老張是一個頭兩個大。
圖片
可別看老張是土匪出身,當得起一代梟雄的名號,眼光、魄力比他那幫把兄弟強太多。他知道,這樣子是坐不住江山的,是時候該做出改變了,怎麼改變,從哪裡改變,他不知道,但他知道,必須重用人才,尊敬人才,這活他想幹,不會幹,可是人才會幹,於是工作業績異常突出的王老師出現在了張老闆的身邊。
王老師的第一步,親自上陣掛警察廳廳長,穩定社會治安,軍警分離,軍是軍,警是警,各盡其職,軍主外,警主內,軍痞沒地方撈好處了,這可捅了馬蜂窩,而且大馬蜂還挺厲害,誰呢?張老闆的把兄弟,當旅長的“湯二虎”,這是個粗人,殺個把人都不帶眨眼睛的,這時看出王老師雖然是個文人,可膽識一點都不小,直接架起了小鋼炮硬剛,最後張老闆不惜和把兄弟掰了,也力挺王老師。經此一事,奉天及全省治安陸續開始好轉。
治安好了,開始第二步,穩定經濟,王老師又是親自上陣,當財政廳廳長,整頓財政稅收,整頓企業,整頓吏治,吃空餉的單位,該關的關,留下的按業績考核,不行就下崗。整頓農耕,丈量土地,鼓勵開荒。王老師一頓折騰下了,不到5年,張老闆治下的東北,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不光還完了外債,而且國庫充盈,日進斗金,張老闆沒事摸著自己的光腦袋就感慨,“王老師就是我的財神爺呀!”
有了錢,第三步開始了,興實業,在王老師的帶領下,東北人有了自己修建的鐵路,辦起了鐵礦廠、煤礦廠、紡紗廠,兵工廠,軍港,飛機場……張老闆現在可是不得了了,不光有陸軍,還有了海軍和空軍,這在當時的軍閥中是絕無僅有的。
實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