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第3/4頁)
蘭陵笑笑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二十分鐘後開案情討論會,誰也不準缺席!”
一開口就是冰渣子,吹得人心呼啦啦,另有一種被抓包的心虛讓空氣變得相當安靜。
直到開會時間一出,眾人精神一凜,趕緊答了聲是,烏泱泱如群鳥散開。
半小時後,案情討論會開始。
每個人坐在長桌上,手邊一杯溫熱咖啡,正前方是一塊碩大的案情梳理白板,貼有兩名受害人的照片。幾條鮮紅馬克筆標註出的線,連線彼此,將一些零碎資訊串聯成線。
一名女警口齒清晰,負責講解案件相關資訊:“死者花年年,今年七歲,千燈區人,小小年紀就已經得過兒童鋼琴比賽一等獎、舞蹈比賽二等獎,江州市最美天使獎……”再看白板上貼的照片,照片上的小女孩穿著純白的紗裙,頭頂桂冠,甜甜一笑,果真像是一名降臨人間的天使。
這可不是無用線索。
培養這樣一個孩子不容易,這充分說明了,花年年家的家境不菲,其次是花年年算是一個小公眾人物。
從此可以分析,犯罪分子盯上她的目的。
女警繼續徐徐說道:“案發前,花年年跟隨保姆去上鋼琴課,保姆把人送到附近樓下,讓孩子自己上去,結果這短短一段路,孩子就不見了。父母以為孩子在上鋼琴課,而鋼琴課要從早到晚上一整日,所以沒有及時報案。保姆也以為孩子上樓了,自行折返歸家。而鋼琴教室那邊,根據教師描述,花年年有過不止一次的曠課經歷,鋼琴老師見她缺席,以為她是正常的厭學。如果強行讓孩子來上課,孩子會發脾氣。花家有錢,花年年又是鋼琴教室的明星學員,鋼琴老師不敢得罪她,所以沒有第一時間告知父母。三方資訊交流出現漏洞,互相以為孩子平安,錯過了最佳報警的黃金時間……”
等眾人吸收夠了這部分,女警又換了黑板。
黑板放了對比圖。
各自寫了兩起案子的事發時間、可能的事發經過和最終發現屍體的地點,還有法醫的驗屍報告
比如死亡時間:呂嘉樂926,花年年928
比如年齡:呂嘉樂八歲,花年年七歲
比如失蹤地:呂嘉樂在超市後巷失蹤,花年年在鋼琴教室大廈遭遇重擊
比如屍體發現地:呂嘉樂在河岸邊草叢,花年年在河流裡,橫向對比一目瞭然。
女警拿出筆,點了點受害者照片上的脖頸瘀青。
“兩起案件手法一致,指痕比對,證明兩起案子都是同一人所為。拋屍地的監控要麼輻射不到,要麼沒有線索,屍體沒有提取到指紋以及能證明身份的東西,也沒有兇器,現場腳印凌亂,痕檢還在辨別,初步推斷兇手拋屍時‘大腳穿小鞋’,意圖干擾警方的思路,反偵察意識極強……兩具屍體有扭曲摺疊,但沒有別的痕跡……”
潛臺詞,兇手不是喜歡孩子的變態。
張局坐在首座,聽得十分入神。
不入神不行啊,報紙一出,社交媒體再推波助瀾,造成了不小的影響,城裡人心惶惶,如今江州市警局揹負著很大的壓力。
張局長已經想好了,如果過兩天還沒有線索,他就會向廣大媒體公開案件細節,同時對外發布懸賞。
懸賞金額五萬,希望廣大市民能積極提供線索,協助警方破案!
有人注意到了一點:“那花年年失蹤時間,跟超市那名失蹤兒童對不上,那名與呂嘉樂做出一樣行為,走了後門的第二個孩子,是巧合,還是有可能出現第三名受害者?”
張局長不知道這個新線索,臉色劇變,連忙問:“超市的第二個孩子是哪個?”居然還可能有第三名受害兒童!這簡直要嚇死人了!可惡,這犯罪分子還是人嗎!
蔣飛趕緊三言兩語給他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