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文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的電話,不過路途有遠近而已,所以來得有先有後。
“老杜,你也來看看這件筆洗如何?”
鍾光明白了李冰一眼,並沒有搭理他,而是招呼另外一個年紀稍小的老爺子也是國博的研究員杜如輝過來上手。
杜如輝曾經擔任過國博的瓷器部主任,也是國內頂尖的瓷器鑑定專家。
“好的,老領導!”
杜如輝來的比較晚,並沒有完全聽到剛才鍾光明的講解,而且,在專業領域,自己沒有上手進行鑑定之前,也不會輕易附和他人的意見。
鍾光明沒有陸飛揚這樣的超能力,不過他的鑑定方法與眾不同,更像中醫“望、聞、問、切”一般,往往看一眼就能確定古玩的真偽,這和他打小就在古玩堆裡打滾有關。
這也是圈裡人敬佩他的地方,以至於有句話是這樣說的:看看人家鍾光明,玩瓷器竟然玩成了專家。
其實,在行內還流傳著一個故事,與末代皇帝溥儀有關。
溥儀有個老師叫王國維,他是一位國學大師,也是非常愛國愛民的著名學者,而收藏古董也是王國維的愛好之一。
因為王國維眼力不高,因此經常買到贗品,而溥儀作為他的學生,自然也想為老師分擔壓力,而且他作為大清曾經的皇帝,據說就有隻看一眼古董就能辨認真假的能力。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而溥儀鑑定古董的能力,也讓當時的專家信服,無他,因為他在皇宮裡呆了那麼多年,那些珍貴的古玩很多都是他曾經的玩物。
換句話說,你會對自己的玩具不熟悉嗎?
同樣,鍾家也是古玩世家,幾代人都在琉璃廠開古玩店,最興盛時曾擁有過三家,因此,家裡收藏的寶貝也不少,鍾光明打小就玩上了。
所以,對於半路出家的鐘光明的鑑定水準,杜如輝也是惺惺相惜,一起共事的時候,他在鑑定得出結論後大多時候也會聽聽鍾光明的意見。
在眾人注視下,杜如輝接過了筆洗,從口袋裡拿出放大鏡戴上,開始鑑定。
“大家也都上手掌掌眼吧!”
幾分鐘後,杜如輝的鑑定就結束了,將筆洗放倒博古架上,並建議大家都看看。
陸飛揚通知的這幾位老爺子老太太都是專精瓷器鑑定的,鑑定結束後,一起回到前院的會客室裡,開始了討論,最後意見也相當一致,都認同鍾光明的意見。
陸飛揚借柴窯筆洗的鑑定將幾位老爺子老太太留下來盤桓了三天,當面請教了許多瓷器鑑定的知識,學到了許多鑑定的經驗和技巧,可謂收穫滿滿。
三天後,故博那邊的檢測報告也出來了,碳—14檢測顯示筆洗的年代在公元960年前後,採用光譜分析法等多種方法對瓷釉的成分進行研究比對,得出的結論是多數成分與汝窯相似,但又有明顯的區別。
最終,這件筆洗被一眾專家認定為目前唯一一件出世的柴窯瓷器。
柴窯瓷器的面世因為陸飛揚的刻意要求,被嚴格控制在他們的小圈子裡,並沒有外傳。
起初,鍾光明這些老爺子還不解陸飛揚為何要這樣做,當他說明了這個筆洗的出處後,老人們都理解了,並一致認為應該暫時保密。
有了參與瓷器鑑定專家們珠玉在前,其他如從事玉器、書畫等文物鑑定的老爺子老太太也不甘落後,不約而同的來到了陸飛揚的四合院,吃住就是數天,直到將自己能夠鑑定的門類有了結果後才離開。
因為故博搶先和陸飛揚達成了合作舉辦元青花珍品瓷器展覽的協議,國寶和首博也不甘人後,分別和陸飛揚的道益博物館簽下了“華夏傳世書畫精品展”和“陸子岡傳世精品展”兩份合作意向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