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具滋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200人能幹1000人的活
1990年11月,湖南煉油公司的合作企業——美國caltex公司的董事長詹森先生談縮減非生產經費的經驗,給我留下了難忘的印象。
caltex公司的總部現設在德勒斯市,而1982年以前,一直在紐約。把公司的總部從美國的經濟中心紐約突然遷至別的地方,這以我們的常識來講,是不可思議的。於是,我問了搬遷的理由,他回答的內容如下:
第一, 維持辦公室所需的費用比在紐約便宜得多;
第二,由於工作性質,公司出國人員較多,但紐約的房價不斷上漲,回國後無法置家,致使整個生活水平不斷下降,影響工作士氣;
第三,職工們大多數坐地鐵上下班,所以上午九點半上班,下午呢,為趕地鐵時間,五點就下班,諸如此類的侷限性很多。
遷移公司總部的理由固然很有趣,更使我驚訝的是這個公司的人員編制。這個公司是盈利很高的世界性企業。我問究竟有多少職員,竟使維持辦公室的費用成為問題。他回答說,在紐約時近1000多人,現在業務範圍擴大了,但編制卻縮減到195人。一開始,透過改進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等措施,從1000人減到600人,再減到400,再往下就減不下去了。於是,又回到根本的問題上,透過經營革新才減到現在的195人。
詹森董事長說:「caltex公司如果把一切權力下放到海外的子公司,成為一個只管收益的持股公司,那麼只需要一個向股東報告的機構,60名編制就足夠了。」
但他又說,這樣就沒有了競爭的力量,於是,留下每五年定期榫所需要的人員和支援子公司所需的人員,加在一起最後定為195人。並且經過近7年的工作,把設在美國的會計部門遷至新加坡,也撤銷了總部的資訊處理部門。
為了精簡機構,採取了甚至董事長兼任總經理,精簡不必要的會議和報表等措施,從而減少了開支;由於採取了這些大膽的革新措施,人員減到195人後,仍然保持了很高的利潤率。
精簡800人決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他們在整個精簡過程中,會遇到多麼大的困難,是可想而知的。說這是一場激烈的戰爭,一點也不過分。使我敬畏的是,他們在平時的日常經營中(而不是在危機情況下),竟能如臨大敵似地對付環境的那種認真精神。
這就是一個先進企業的真實情況。我們要以寸土必爭的意志,同它們競爭,最後戰勝它們。
沒有終點的旅程
正如在前面已經介紹過的那樣,我於去年4月,訪問過美國哈尼威爾公司,並同該公司的董事長列尼奧先生交談。這個公司同樂喜金星毓公司有合作關係。
海灣戰爭期間,對多國部隊的勝利起決定性作用的仍然是航空力量。哈尼威爾公司就是生產尖端電腦遙控儀器的企業。飛機有了這個儀器,才能在戰爭中大顯身手。
列尼奧董事長滿有信心地說:他們在這個領域,比日本先進幾十年,日本永遠無法趕上他們。於是,我問他這種自信從何而來?
他的回答是以國家的自尊為基礎的。他認為,在建立「世界新秩序」中,只有美國才是唯一能起主導作用的國家。
然而,他的自信來自國家和企業在共同認識基礎上共同努力。即他們的國家和企業都認為,戰爭的勝利、政治的穩定、建立世界新秩序,都必須以經濟為基礎。這一點對我們是個很大的啟示。
有一段時期,美國企業曾自我滿足安於現狀。但現在政府和企業都覺醒過來,通力合作,致力於技術開發。列尼奧先生不無驕傲地強調,那個裝在戰鬥轟炸機上的尖端的遙控儀,就是美國政府和哈尼威爾公司同心協力取得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