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頁 (第1/3頁)
李思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前塵往事一幕幕掠過腦海,又如一陣風徐徐散去。
如今的他已是舉足輕重的侯府嫡子,再不像往日一般任人輕賤、遇事只能隱忍,毫無還手之力。
但還不夠,他手中之權尚不足以讓他事事無憂,總還有比他權勢更大的人。
就比如金鑾殿上的皇帝,還有那些生而高貴的皇子。
這些年,景嶽幫助四皇子迎娶到了丞相的愛女,又為他拉攏了一批朝中大員,更是幾次謀劃,讓皇帝圈禁了最有希望成為太子的大皇子,終於得到了四皇子的信任。
但四皇子生性多疑敏感,他一步也不敢出錯。
景嶽明白,只有將天下握在手中,才能真正掌控自己的命運,保護他想保護的人。
對於他謀反逆天的念頭,武侯早已看得透徹,在與他促膝長談後,打消了沈氏想為他娶妻聯姻的念頭,放手任他去做,侯府則無條件給予支援。
父母的包容讓景嶽倍感壓力,又十足感激。
他心知自己走的是一條荊棘遍佈、不可後退的路,也是一場賠上身家性命的豪賭。
勝了,改天換地。
負了,萬死不赦。
但他無悔。
同年秋,二皇子圍場刺殺三皇子,後者重傷不治,前者當場伏誅。
次年春,五皇子被過繼給花甲之年仍無子的成親王,從此斷了繼位的可能。
如此,便只剩下了四皇子,以及年僅七歲的六皇子。
這一年的春天,四皇子被立為太子。
所謂君臣有別,景嶽知道該退一步了。
他明哲保身地遠離了太子,太子對他的知情識趣也非常滿意。可在有心人的挑唆下,太子仍舊對他頗為忌憚,最終過河拆橋,找了藉口將武侯調離京城巡防營,換成了自己母家的人。
景嶽靜靜地看著太子膨脹作死,依舊盡忠盡責,不曾表露半分不滿。
第二年秋季,蠻人大舉來犯,朝中主戰主和爭論不休,太子卻在景嶽地暗示下,提議由自己代皇帝親徵。
他的忠孝令皇帝動容,最終,皇帝允了。
不但給了太子五十萬大軍,還安排了幾位能徵善戰的老將軍護持。
然而,太子還是被俘了……
景嶽聽到太子自殺殉國的訊息時,諷笑道:&ldo;真偉大啊。&rdo;
然而真相卻是太子想趁此一戰樹立軍中威信,可在母家人地挑撥慫恿下,總覺得幾位將軍要與他爭功。於是擅自行動,不幸中了蠻人的計,被圍殺在戰場上。
他陪了太子許多年,對方是什麼性格,又會受什麼影響,以至於做出什麼行動,都在他的算計之中。
事實證明,他半點沒有算錯。
訊息傳回京中,皇帝一病不起,兩日後,老皇帝招來武侯,讓他領十萬大軍前去增援。
武侯領兵出城那日,景嶽在城樓上望著他父親的背影默然不語,儘管父子倆全程沒有交流,但他們彼此心知肚明,成敗就在此一舉!
等到春風吹開了京城萬千花樹,大軍班師回朝。
此戰,武侯再一次立下不世之功,不但奪回魏國被侵吞的城池,更將蠻人王庭逐出漠北,讓整個漠北歸入魏國版圖。
皇帝此時已病得無法起身,他特派出天使出城三十里相迎,並加封武侯為國公,景嶽則成了國公世子。
與此同時,皇帝詔令天下,封年不足十歲的六皇子為太子,令武國公與兩位宰相共襄幼主。
一個月後,皇帝駕崩,幼主登基。
如此,手握天下半數兵權的武國公已成為名副其實的攝政王,而作為武國公唯一血脈的景嶽,自然水漲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