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說話裝高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韓舟道:“話糙理不糙。是這麼個道理。”
巴熱道:“就會貧嘴。”
韓舟道:“我又仔細想了想,光是京劇綜藝,恐怕受眾還是太窄。如果能辦一個綜合國內各類地方戲曲的綜藝,效果會更好。”
巴熱道:“是這樣的。京劇是國粹,除此之外,嶺南有粵劇,安徽有黃梅,西北有秦腔,中原有豫劇,蘇崑有崑曲,還有晉劇、越劇、評劇、淮劇、河北梆子、川劇、呂劇、花鼓戲等等。”
韓舟道:“是的,這些戲曲雖與京劇不同,但都屬於中國傳統戲劇,是凝結著某一地域的民風習俗、從而為那一地域的大眾喜聞樂見的演劇形式。比如我家那邊,老一輩人都喜歡聽黃梅戲。還有地方劇種,廬劇,就更小眾了。”
黃梅戲,雖然是地方戲劇,但也算家喻戶曉了。
原名黃梅調、採茶戲等,起源於湖北黃梅,發展壯大於安徽安慶。
黃梅戲中有許多為人熟知的優秀劇目,而以《天仙配》、《女駙馬》、《牛郎織女》、《夫妻觀燈》、《打豬草》、《紡棉紗》等最具代表性。
“樹上的鳥兒成雙對”,“夫妻雙雙把家還”,是《天仙配》裡的經典唱段。
“為救李郎離家園,誰料皇榜中狀元。中狀元,著紅袍,帽插紅花好哇~好新鮮哪啊”,是《女駙馬》中的經典唱段。著名黃梅戲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二度梅花獎得主(梅花獎是我國梨園行的最高獎)韓再芬女士,唱這一段唱的尤其好,嗶站有影片,是一個電影形式的黃梅戲表演。讀者朋友有興趣的話可以搜尋下,看一看聽一聽。。
但就算是黃梅戲這樣家喻戶曉的地方大戲,近年來也逐漸沒落了。黃梅戲流行區域正在萎縮,各級黃梅戲劇團特別是縣級劇團的生存日益艱難,需要zf和全社會的關心與扶植。
黃梅尚且如此,廬劇等地方小劇種,境況就更加悽慘了。
廬劇在20世紀50~80年代非常紅火,但80年代後期,由於人才、市場、機制、投入等諸多原因,全省的專業廬劇團銳減,到2015年為止,僅存十餘家,情勢不容樂觀。
但另一方面,民間廬劇職業劇團的私營班社發展紅火,活躍在流行區的有兩百多個。
其中很多是依靠新興自媒體短影片平臺火的。
事實上,很多地方戲劇、地方文藝,都以這種形式,在不依靠zf扶持的情況下,煥發了第二春。
主要是在快手這樣的下沉短影片平臺上。
廣東尤其是潮汕地區的朋友,一定知道這種傳統舞蹈:“英歌”。(不知道的朋友感興趣的話可以搜一搜,很好看的)
潮汕英歌舞是漢族舞蹈形式之一,流行於廣東的潮汕地區(汕頭、揭陽、潮州、汕尾),隨著華人的腳步,擴散到了中國香港乃至泰國等地區。
內容主要是《水滸傳》裡的一些情節,具體來說,主要有兩個:一個是梁山好漢化妝賣藝攻打大名府,營救盧俊義,還有一個是梁山英雄化妝劫法場救宋江。
英歌舞其主要表演形式為大型集體舞,舞者雙手各持一根短木棒,上下左右互相對擊,動作健壯有力,節奏強烈。舞后還有歌舞小戲,稱“英歌后棚”。根據民間藝人的口耳輩傳和一些佐證資料的介紹,潮陽英歌源溯明代。
潮汕鄉族們組成一個個隊伍,化妝為水滸好漢的模樣。
敲鑼打鼓,載歌載舞,招搖過市。
非常有激情,也極具韻律和美感。
地方大戲,秦腔,在快手上也很火。
秦腔,別稱“梆子腔”,中國漢族最古老的戲劇之一,在陝西一帶很火。秦腔的表演技藝樸實、粗獷、豪放,富有誇張性,生活氣息濃厚,技巧豐富。
秦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