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門門主左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然而,在這場混戰中,其餘的叛軍大將眼見戰局逆轉,紛紛策馬揚鞭,尋找逃生的出路,只有叛軍大將王元林如同釘在戰場上的一顆鐵釘,堅定不移。
他的眼中閃爍著決絕的光芒,手中的馬刀在陽光下閃耀著寒光,每一次揮舞都伴隨著呼嘯的風聲。
他橫衝直撞,所帶領的一彪人馬亦是被他的勇氣所感染,氣焰熏天,彷彿要將革命軍的陣線撕開一道口子。
革命軍中的猛將黃虎臣,眼中冒著怒火,他看著王元林的身影,心中湧起一股豪情。
他緊握著長矛,肌肉線條在戰袍下繃緊,隨即翻身上馬,馬蹄聲如雷鳴般在戰場上回蕩。
他瞄準了王元林的位置,發起了猛烈的衝鋒,如同一條脫韁的野馬,直取王元林。
兩軍即將相遇的瞬間,戰場上的氣氛緊張到了極點。
黃虎臣猛地一夾馬腹,戰馬發出一聲長嘶,他挺矛猛刺,長矛如同閃電一般,直奔王元林的胸膛。
王元林雖然勇猛,但面對黃虎臣的突然襲擊,他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長矛逼近。
矛尖刺入肉體,王元林的喉嚨被長矛刺穿,鮮血瞬間染紅了戰袍,他的身體在馬背上搖晃了幾下,最終無力地栽倒在地,生命在那一刻戛然而止。
叛軍見主將陣亡,如同失去了靈魂的軀殼,士氣瞬間崩潰。
剩下的人馬四處奔逃,有的丟盔棄甲,有的哭喊著同伴的名字,戰場上瀰漫著恐慌和絕望的氣息。
革命軍在遼闊的戈壁灘上艱難行軍,他們揹負著沉重的糧草,一步一個腳印地向前推進。
馬明這位曾經的叛軍首領,此時已經失去了往日的威風,他驚魂未定,只顧著策馬狂奔,全然沒有了拒戰的勇氣。
湘軍少帥劉錦棠,年輕有為,英勇果敢,他率領著精銳的湘軍,緊追不捨,一路追擊到了阿克蘇城的門口。
阿克蘇的居民們早已緊閉城門,拒絕那些如同喪家之犬的馬匪殘兵入城,而對於革命軍的到來,他們卻表現出極大的熱情和歡迎。
城門之外,家家戶戶端出了簞食壺漿,美酒佳餚,迎接清軍的到來。
迎賓隊伍排出了城外好幾裡,彩旗飄飄,鼓樂喧天,劉錦棠見此情景,心中大悅。
他深知,剿撫並用的政策終於在這片土地上結出了善果,這樣的良民應當得到安撫和關懷。
為了更好地處理南疆各地的善後事宜,劉錦棠立即下令設立了善後撫緝局,專門負責辦理相關事務。
城內的民眾們不僅熱情歡迎革命軍,還踴躍提供敵軍的動向情報。
他們告訴劉錦棠,安集延的殘部已經逃往葉爾羌,這一訊息對於清軍來說無疑是至關重要的。
劉錦棠立即召集將領,商議對策。他決定乘勝追擊,不給叛軍以喘息之機。
同時,他也下令加強對阿克蘇城的防禦,確保後方穩定,以免叛軍反撲。
馬明軍的餘部在阿克蘇戰役後,慌忙逃往了烏什。
劉錦棠在分析了形勢後,決定暫時放棄追擊安集延的殘部,集中力量追擊馬明。
他深知,馬明是叛軍中的重要人物,若能將其剿滅,將對整個戰局產生決定性的影響。
劉錦棠迅速下達命令,令黃萬鵬帶領旌善騎兵倍道兼行,沿著雪山狂飆疾進,直搗烏什。
旌善騎兵是湘軍中的精銳力量,以速度快、戰鬥力強著稱。
他們在黃萬鵬的帶領下,不畏艱險,翻山越嶺,如同狂飆一般,奔襲千餘里,力求在最短的時間內抵達烏什,截斷馬明軍的退路。
同時,劉錦棠還命令譚慎典率領兩個馬隊的營,從側翼進行迂迴進襲。
這樣的戰術佈局,既可以形成對馬明軍的夾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