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門門主左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光遠眺著文殊山的方向,心中充滿了無奈和惋惜。
他知道,放棄文殊山意味著放棄了重要的戰略高地,但面對革命軍的強勢,他別無選擇。
他的眉頭緊鎖,心中默唸:“此乃權宜之計,肅州城,才是最終的決戰之地。”
在下達撤離命令的那一刻,他的內心是矛盾的,一方面是對部下的擔憂,另一方面是對未來的不確定。
他轉身對身邊的副將低語:“希望他們能平安歸來,為肅州城再立新功。”
文殊山,這座地勢險要的堡壘,就這樣在革命軍的面前敞開了大門。
沒有發生激烈的戰鬥,沒有血流成河的慘烈,文殊山兵不血刃地落入了革命軍的手中。
這一訊息傳到徐佔彪的耳中,他立刻意識到,這是圍困肅州城的絕佳機會。
徐佔彪迅速命令他旗下的七十師官軍開始掘溝挖壕,圍繞肅州城建立起一道堅固的防線。
然而,徐佔彪的計算顯示,他的兵力嚴重不足。
他的步兵僅有四個團,八千多人,這對於圍困一座城池來說,實在是杯水車薪。
隨即向左宗棠請援,希望能得到更多的兵力支援。
左宗棠在接到徐佔彪的求援後,雖然深知戰局的緊迫,但大軍出征的準備並非一朝一夕之事。
嚴令張耀的六十八師儘快整裝出發,前去支援徐佔彪。
然而,即便是以最快的速度,大軍的準備也需要十天半個月的時間。
面對這樣的困境,徐佔彪只能將現有的兵力一分為二,每個營的人數都被削減到300多人。
他們環繞肅州城大半里築起堡壘,開始了漫長的圍困戰。
儘管如此,北門外三里處的沙子壩仍是一個真空地帶,無法形成完整的包圍圈。
馬文祿抓住這個機會,趕緊派弟弟馬四連夜構築工事,意圖在此處開啟一個缺口,為肅州城爭取一線生機。
馬四在接到兄長馬文祿的命令後,心中明白這是一場生死攸關的任務。
在夜色中帶領士兵構築工事,每一鍬土都顯得沉重。
馬四望著疲憊計程車兵,心中不禁想:“我們能否在這裡守住,能否為肅州城爭取到寶貴的時間?”他的眼神堅定,但內心卻充滿了對未來的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