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頁 (第2/2頁)
嶽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了幾個星期,但還是沒有把巖洞挖空便結束了工作,因為發掘的困難比預想的要大得多。此時的安特生卻不能忘記對巖洞中存在人類的推斷,在他的請求下,師丹斯基於1923年夏季再度回到周口店去發掘那個巖洞,由於可供發掘的部位已高懸於陡壁之上,發掘下去極端危險,當師丹斯基把能採集到的化石儘量採到手後,又一次向當特生提出結束髮掘工作的要求。
&ldo;對這個地點,我始終充滿存在人類遺骸的希望。&rdo;安特生企圖再度挽留,而這次師丹斯基的決心已定,當他把能夠採集到的化石儘量採到手後,不再顧及安特生的勸阻,匆匆結束髮掘工作,帶上化石返回歐洲,在烏普薩拉大學開始了周口店化石標本的研究。
1921年和1923年對周口店的調查發掘,沒有使安特生立即實現找到人類遠古遺骸的夢想。其實,他的好夢已經成真,只不過他當時未曾領會而已。早在1921年初次發掘時,就在堆積物中發現了一顆人的牙齒,當時的師丹斯基卻把它當作類人猿的牙齒而置於一邊,並且直到1923年在《中國地質調查簡報》發表周口店的工作報告時仍隻字未提。直到1926年夏天,當師丹斯基在烏普薩拉古生物研究室整理標本時,從發掘的化石中認出一顆明確的人的牙齒之後,才同第一顆聯絡起來公佈於眾。而這時的安特生已經在對中國遠古文化的發掘和研究中取得了顯赫成就。
第二章 驚夢(1)
走進仰韶村
我之所以在此前和之後的一章中不厭其煩地提及安特生,不只緣於他最早叩開了沉睡50萬年左右的&ldo;北京人&rdo;的大門和他日後的聲名,更在於這位瑞典人是第一個透過自己的成就在中國古文物調查中示範田野考古方法的西方科學家。正如中國的&ldo;考古學之父&rdo;李濟所言:由於安特生對中國文化有更多的接觸和深入研究,尤其是他親自示範的&ldo;田野方法&rdo;和對中國遠古文化的發現與論證,對當時的中國乃至亞洲人類的思想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他的田野考古成就,使西方&ldo;進化&rdo;的概念,比其他科學概念更早傳入中國並深入到人們的意識之中。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