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頁 (第1/2頁)
美味羅宋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武功左右中三衛聽上去像是軍衛,其實全是軍匠,故而劃歸工部。工部手握三衛,要解決這些匠戶的衣食住行,卻又不能讓匠戶們創收,乃是巨大的累贅,如今太子有需要,自然無比愉快地交了出去。
明代一衛的人數少則千,多則過萬。武功衛雖是軍匠,但兩百年衍生下來,一衛之中也有近萬人,每月餉米耗費非少。朱慈烺接過這個攤子之後,首先面臨的便是錢糧之費。雖說軍匠幹活是本職工作,不要工資,但皇帝不差餓兵,太子更得讓他們吃飽了才好幹活。
指望工部出錢,那是沒希望的。要找父皇陛下去要金花銀,卻存在極大的風險。搞得不好,皇帝一道旨意罷了這事,那就前功盡棄了。
「劉伴,哪裡還能挖點銀子出來?」朱慈烺私下給了劉若愚一個伴讀的身份,雖然不在中涓名冊,但底下人卻不敢對他有所輕視。
劉若愚早就在考慮這個問題,只是等太子自己說出來罷了。這次太子從宮中一共才帶出來三千兩銀子,最多隻能滿足一個月的伙食開銷。好在歷代中官的工作重心都是為天子掌家理財,該有的門徑早就熟稔了。
「殿下,」劉若愚緩緩道,「防疫乃是國事,不該全由皇上內帑支出,戶部也該撥些銀兩。」
「戶部……」朱慈烺搖了搖頭,「我那老師的字畫是一絕,要錢是絕對指望不上的。」
時任戶部尚書的倪元璐同時兼任日講官,故而東宮稱之為老師也是貼切。說起來大明有不許南人掌戶部的典故,倪元璐是浙江上虞人,得任戶部尚書實在是因為受到崇禎的器重,以為能臣。
朱慈烺卻對這位只會提建議,不能切實解決問題的文人不感興趣。即便明知倪元璐在北京淪陷之後自縊殉國,也沒什麼特別的感觸。他只是從藝術品投資的角度,不動聲色地存了一批倪元璐的精品字畫。
「城中富戶權貴能捐些出來麼?」朱慈烺問道。
劉若愚微微搖頭:「難。殿下有所不知,近日來老臣多方打探,竟然沒有發現權貴中有患了鼠疫的。若只是死些流民,他們必然不肯真心支援防疫。」
朱慈烺語塞。
這還是他自己的分析。因為鼠疫桿菌對自然環境的抵抗力不強,只要做到滅鼠、洗手、不與病人接觸,便可以很大程度上遠離這種烈性傳染病。而大明的上流社會,衛生習慣比之後世五百年都要好,大戶人家出門做客都要帶上一箱箱的替換衣服,根本不用說飯前便後要洗手這樣的初級要求。
而且與病人隔離的概念,華夏也早在兩漢時代就有了,到了宋元已經十分普及。大戶人家誰會傻乎乎地跟鼠疫患者接觸?
「見還是要見一下的。」朱慈烺陰沉著臉道:「儘快安排一下,就在大花園宴請城中權貴、富戶,宮中大璫,總之一條:只要是有錢人就給我請來。另外我還要見一下張應京,他前些日子還在宮裡做過法事,去把他找來。」
劉若愚不知道太子要見張天師的意思何在,之前並不覺得太子有心道門。不過這種事他當然不可能追問,只是應聲記了下來,腦中尋摸著派去幹活的人選。
「另外,今天女官也要到外邸了,這些人也交給你管。」朱慈烺道。
「老臣敢不盡心!」劉若愚心中激盪。
倒不是因為能管那些如花似玉的女官,而是因為這個任命已經再清晰無比地告訴眾人,日後他劉若愚就是太子的大管家。那些騎牆兩顧的傢伙,到了此刻總該能看清楚風向了。若是田存善聰明一些,也該過來請罪請安老老實實打下手。
朱慈烺繼續道:「外臣傲慢,我用不起。你從涓、女之中選些文筆好的辦文,腿腳勤快的辦事。若是不夠就去外面找,制定好名冊,一應開銷薪酬都由我出,不許養私人辦公事。」
劉若愚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