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做的骨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傳齊軍有意派兵之事,可讓五國聯軍士氣大振,與秦軍廝殺之時更為驍勇。而秦使回國,回傳齊國並無派兵之意,秦王自然也是心寬,秦軍也再無顧慮,士氣也是高漲。如此一來,齊國不費一兵一卒,就可讓兩軍全力相搏。秦國勝,齊國因未助五國聯軍一兵一卒,秦國自會心存感念,齊秦兩國依舊交好。五國聯軍勝,齊軍雖未遣派一兵一卒,卻也可說齊秦兩國有約,未及派兵攻秦而已。而聯軍勝,齊國也曾向五國使者允諾出兵,五國即便不分秦國城池給齊國,也怪罪不了齊國。
齊王建這下聽懂了左大夫文傑的意思,就是隻說不做,不派一兵一卒,坐山觀虎鬥,不去蹚渾水,兩方都不得罪,連連點頭說左大夫,真乃妙計。
後勝見齊王建連連點頭,也已知曉齊王建此刻的心思,也就不再多話。雖說平日裡左大夫文傑有些輕視他這個齊王的母舅,後勝也對這個左大夫很是嫌棄。可適才左大夫文傑這無需遣派一兵一卒,就可讓秦軍與五國聯軍戰火上再火上澆油,卻是妙計。後勝眼見左大夫文傑之策已受齊王建中意,再看左大夫文傑臉上得意之情,心中一股妒忌之念壓制不住。
後勝明知左大夫文傑之策確有可取之處,齊王建也已流露預設之心,可自己絕不能讓左大夫文傑出頭的爭勝之心,已然是壓制不住。
後勝厲聲說道,大王,萬不可如此。若是被秦國與五國知曉齊國虛言誆騙,只會得不償失。齊國雖未出兵,然秦國定會怪罪齊國縱容五國,暗助五國攻秦。五國也會怪罪齊國空言相助,與秦國私下相交,食言而肥。
齊王建一聽國相後勝如此一說,一時又左右難定,不知所以。左大夫文傑一看後勝強言狡辯,憤然回道,國相獻計當以齊國之利為高,豈可逞一時口舌之快。依國相之策,齊國不出兵難道就不得罪五國了,齊國若出兵就不得罪秦國了。
後勝經此一問,立時不知如何應對,站在那裡氣不過左大夫文傑的追問,可又實在無言以對。左大夫文傑已猜到後勝只想駁自己之見,全然不顧為齊國著想,朗聲對著齊王建說道,大王,以臣之見,秦國與五國交戰,若是不能二選其一,那便只能兩不得罪,還請大王早做決斷。
齊王建見後勝再也說不出辯駁左大夫文傑的言詞,也就心知左大夫文傑之策,雖有口惠實不至之嫌,但也好過出兵赴戰火。
於是看著國相後勝左大夫文傑爭得面紅耳赤,調和著說道,兩位愛卿皆是為齊國著想,大可不必為此置氣。寡人不想與秦國為敵,也不願與五國結盟。國相所言也有可取之處,只是寡人覺著左大夫之策,於當下齊國更為有利,那就勞煩左大夫明日前去知會秦國與五國使者。
嬴政這幾日每天都要看好幾遍擺在大殿上的沙盤,用兵之道他依舊不明就裡,可沙盤上的城池關隘還是記住了不少。嬴政知道蕞城離秦國都城只有五十餘里,是離咸陽最近的一座衛城。
蕞城乃陰晉前往咸陽的必經之城,也因其險要,城牆比之其他城池要高大,守城之資也充備許多。可蕞城終歸是個小城,守城之軍不過五萬。現在龐煖率十五萬聯軍前來攻城,蕞城必會危在旦夕,而蕞城一旦有失,如同都城咸陽門戶大開。嬴政十四歲的腦子裡還理解不了兵法上說的行軍佈陣,可十幾萬敵軍兵臨城下的兇險,從滿朝文武的臉上就能看出來。朝堂上群臣鴉雀無聲,沒有了往日喧鬧的爭辯,大家都看著大殿上的秦國大王嬴政,看著這個十四歲的大王如何應對。
,!
呂不韋見嬴政臉色鐵青,一直低著頭看著地上的沙盤,低聲說道,大王,以臣之見,而今的當務之急,只能是從咸陽城內城外再急徵五萬兵士馳援蕞城。軍情緊急,本相已再出徵召告示,凡五十歲以下男丁,能持戈跑動者盡數應徵派往蕞城守城,這蕞城絕不能有半點閃失。
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