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一點的人說她是“老七家的”,小一輩人說她是“老七婆”,孫子輩以下的人稱她為“七太奶”,死後的靈牌上寫的是“杜喬氏”。
七太奶年輕的時候,曾小產過一次,把嬰兒們的“住房”弄破了,從此兩口子一直沒有生育,但這並不妨礙他們的恩愛。小寶爺爺的爺爺只生了小寶爺爺的父親一個孩子,並且比七太爺的年齡還大,當然沒有辦法過繼給七太爺當兒子。他們領養過一個孤兒,這孩子長到十幾歲時,得急病沒有治好,死了。七太爺和七太奶經常嘆息自己是“絕戶頭命”,兩口子就這麼一直過著不鹹不淡的日子。
這幾十年中,小腳的七太奶對七太爺的疼愛,主要表現在鍥而不捨地為他梳辮子上。七太奶常說,她願意嫁到杜家,就是喜歡七太爺頭上那條小孩胳膊一樣粗的大辮子。由此可以想見,七太爺至死都不願意剪掉自己的小豬尾巴辮子,很可能與他和七太奶始終不渝的愛情有關。
七太奶愛七太爺的辮子,七太爺愛七太奶的小腳。據長輩們回憶,七太奶年輕時候,長得不醜不俊,卻有一雙小得只有三寸的小腳,號稱“三寸金蓮”,讓寨子裡所有的婦女非常眼熱。
那年月,女人只要腳小,就有異乎尋常的姿色。人們說:“臉是長就哩,腳是現做哩。”女人以腳小為榮,腳大就是臉醜。山裡的女人往往腳大,見了如此美妙的小腳,馬上自愧弗如。人們又說:“腳大有治法,褲腿往下扎,坐下盤腳盤兒,走路趨趨啦。”大腳的女人,可以用這些辦法,掩飾自己的短處。
汽車(2)
七太奶很以自己的腳小而驕傲。只有日本鬼子追她的那一次,她才痛恨過一陣子自己的腳小。要不是日本鬼子太笨,就是因為這雙小腳,差點讓七太奶慘遭蹂躪。
七太奶的美容方式,就是用幾尺長的黑色裹腳布子纏腳。過去人們形容文人寫的文章不好,說這文章“像老太太的纏腳布,又臭又長”,就是這麼一回事兒。七太奶每天早上起來的功課,就是先把兩隻小腳打發一遍,才梳頭洗臉。到了晚年,跑不動了,不能幹活了,眼睛也失明瞭,纏腳的積極性顯著降低,反而每天用一小瓦盆溫水泡腳,一點一點地從腳上向下掐膙子。
閒話少說,書歸正傳。抗戰勝利後的馬寨,舉行了一次慶祝活動。這個慶祝活動,就是起了一次廟會。寨子裡的長老們寫了一場大戲,熱熱鬧鬧地唱了三天。在這三天裡,油饃鍋、包子棚的生意十分興隆。大人小孩興高采烈,抗日戰爭彷彿成了遙遠的過去。
慶祝期間,還從外地來了一個玩“洋片”的。那是一個油漆成紫紅色的木架子,中間的隔板是空的,玩“洋片”的人,從一端順著凹槽###一個個鑲有膠片的木框,膠片上一幅幅圖畫就從這個空腔裡過上一遍。隔板上面挖有十來個圓孔,圓孔上鑲有放大鏡,透過放大鏡,可以看到很美的圖畫。給玩“洋片”的人一個銅板,就可以伸著頭,趴在圓孔上看裡邊放大了的奇景。一邊看,一邊聽玩“洋片”的人有韻味地唱道:
快來瞧,快來看哪,
這是北京的金鑾殿啊。
金鑾殿,裡邊空啊,
乾隆爺在此坐龍庭啊……
每一句唱詞有一幅影象,一組影象成為一個篇章結構。“洋片”有好幾組片子,用一個銅板只能看其中一種。這本來是哄小孩子們的勾當,好多小孩子纏著大人掏腰包,有滋有味地聽玩“洋片”的人,邊推拉“洋片”邊唱戲詞兒。
七太爺的小孩脾氣犯了,不去看戲,卻迷上了看“洋片”,一口氣花了十幾個銅板,把十幾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