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季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七十年代的中國農村,那是一幅質樸而充滿生機的畫卷,時間彷彿在這裡緩緩流淌,每一縷炊煙、每一聲雞鳴都承載著歲月的厚重與溫情。那時的農村,雖然物質條件相對匱乏,但人們的精神世界卻異常豐富,對文化的渴望如同乾涸土地對雨露的期盼,而文藝宣傳隊的巡迴演出,無疑為這片廣袤的土地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活力與希望。
山區農村,大多被鬱鬱蔥蔥的田野和起伏的森林所覆蓋,村落都是分佈在各個山溝裡。春天,萬物復甦,桃花笑春風,蜜蜂在花間穿梭,忙碌地採集著春天的甜蜜;夏日,稻田裡一片翠綠,稻浪隨風起伏,彷彿是大自然最動人的樂章;秋天,則是收穫的季節,金黃的稻穀低垂著頭,等待著農人的收割,空氣中瀰漫著稻香與果實的芬芳;冬天,雖然寒風凜冽,但家家戶戶的炊煙裊裊升起,圍爐夜話,溫暖了每一個寒冷的夜晚。
那時的農村,道路多為泥土或石子鋪就,雨後泥濘不堪,但正是這樣的環境,孕育了村民們堅韌不拔、勤勞質樸的性格。村頭的大樹下,常常聚集著閒聊的老人和嬉戲的孩童,他們的笑聲清脆悅耳,是鄉村最美的風景線。
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初夏時節,我們文藝小分隊踏上了前往偏遠村落巡演的路途,心中滿是對未知的好奇與對舞臺的憧憬。沿途,翠綠的稻田與遠處連綿的山巒交織成一幅幅動人的畫卷,偶爾傳來的牛鈴聲和孩童的歡笑聲,為這趟旅程增添了幾分溫馨與活力。
第一站,我們來到了一個被群山環抱的小村莊,村民們早早地便在村口等候,臉上洋溢著淳樸而熱情的笑容。村長用他那略帶鄉音的普通話歡迎我們,並安排了幾位年輕力壯的小夥子幫忙搭建簡易的舞臺。舞臺雖不華麗,但足以承載我們所有的熱情與夢想。
上午十點左右,演出正式拉開帷幕。首先上場的是琳,他身著改小的綠軍裝,妝容精緻,彷彿從舊時光中走出的京劇名伶。他演唱的是京劇《智取威虎山》中的經典選段,那高亢激昂的唱腔,時而婉轉低迴,時而慷慨激昂,瞬間將觀眾帶入了那個烽火連天的年代。村民們聽得如痴如醉,不時爆發出熱烈的掌聲和喝彩聲。緊接著,是舞蹈表演。男女同學身著白襯衣藍色褲子,隨著歡快的音樂翩翩起舞,輕盈的步伐如同山間跳躍的精靈,將《北京金山上》的喜悅與自由展現得淋漓盡致。而合唱《我愛北京天安門》時,全體隊員手拉手,歌聲嘹亮,那份對祖國的深情厚誼,在山谷間迴盪,久久不散。每個同學都是經過老師細心地化妝,用那雙巧手將我們裝扮成一個個鮮活的角色。她一邊忙碌,一邊還不忘叮囑我們上臺時的注意事項,那份關懷與期待,讓我們倍感溫暖。
樂器伴奏則由音樂老師親自操刀,一臺老式手風琴在他的指尖下彷彿被賦予了生命,流淌出悠揚動聽的旋律,為每一個節目增色不少。每當音樂響起,都能感受到他對音樂的熱愛與執著,那份情感也深深感染了我們每一個人。演出結束後,村民們紛紛圍上來,說些讚美的話語。那一刻,我們深刻感受到了文化的力量,它跨越了地域與語言的界限,將我們緊緊相連。這次巡演,不僅讓我們收穫了寶貴的舞臺經驗,更讓我們體會到了藝術帶給人們的快樂與希望。
中午同學被分配到村子裡不同的家庭吃午飯,我們幾個懷揣好奇心的學生,踏著輕快的步伐,被安排前往一戶農家體驗生活,心中滿是對未知農家的好奇與期待。然而,當我們踏入那扇略顯破舊的木門,眼前的景象卻與想象中的田園牧歌大相徑庭。
房屋的外牆被歲月侵蝕得斑駁陸離,彷彿土坯茅草屋似乎再也難以承受風雨的沖刷。門軸轉動時發出的吱嘎聲,像是老人在低語,講述著過往的故事。屋內,光線昏暗,幾縷微弱的陽光透過陳舊的紙糊的窗欞,與搖曳不定的煤油燈光交織在一起,勉強照亮了這片狹小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