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仁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副主任其實是松河縣的縣委書記,因為新成立的縣革委會,由革命領導小組的宋組長當了縣革委會主任。原來的縣委李書記經過政治考查,他是解放前就參加革命,現實表現又不屬於靠邊站的物件,所以根據中央關於成立三結合領導班子的指示,他就被納入縣革委會成員了。
李副主任是湖南澧縣人,他的祖輩是在澧縣街上經營客店的,後來到了他的老爹這一輩,就被鄂豫皖根據地發展成了通往西南的地下交通站。可是在解放戰爭開始時,因為新四軍五師中原突圍,根據地受到了嚴重的破壞,他的老爹經營的客棧也就與外面失去了聯絡。李副主任一直在陝北工作,也不知道家裡發生的事情。
到了澧縣解放的時候,土改工作隊根據群眾反應的情況,就要李副主任的老爹首先說明自家幾十年來的經營客店的歷史。因為土改工作隊的領導是外地來的,本地土改積極分子又對他家裡多年交往的客人有很大的懷疑,所以就有人要主張把他們家裡化為工商業兼地主的成分。
李副主任的爹爹就堅決不同意,他認為自己家就是一個普通的縣城市民,外人看起來多年的生意很紅火,其實那都是給外人看的一個幌子,他就是鄂豫皖根據地的一個重要交通站,根本就不賺錢的。土改工作隊聽了他的解釋,就要他拿出能證明他身份的證據。
他爹爹說:“以前是不敢保留什麼文字證件的,後來新四軍五師中原突圍以後,我們的交通線遭到了破壞,就再也沒有人到我這裡接頭了。”
面對這種情況也為難了土改工作隊,最後有人就出了個主意,說:“你說的話我們也不會否認,但是也不可能全信。既然你沒有什麼能證明你以前的歷史情況,那就只有一個最簡單的辦法,你憑記憶說出一個或者幾個過去與你聯絡的最大的領導,我們透過調查再來證實你的身份和歷史。”
李副主任的爹爹反覆想了幾天,雖然能隨口說出一些人的名字,但是不知道這些人還在不在人世。最後他想到了曾經在他的客店住過一夜的最大領導,那人的名字好像叫潘哲夫,於是他就憑自己的印象說了。
因為解放時湖南澧縣屬於中南局,工作隊把這個需要協助調查的檔案發給中南局,正好潘哲夫就在中南局任職,沒過多久,潘哲夫就為李副主任的爹爹出了證明材料,並且後來由湖北省人民政府給李副主任的爹爹簽發了參加革命工作的證書。
李副主任本來是隨軍南下的工作隊,就在離自己家鄉不遠的松河縣領導土改,松河縣雖然只與自己的家鄉相隔幾十里路,但是因為沒有機會回家鄉,也不知道自己家裡的這樣一段複雜的政審過程。後來回家探親的時候聽爹爹說了此事,也是唏噓不已。後來李副主任的爹爹也就是按照他的革命歷史,每月享受撫卹金而已,直到他的老爹過世。
哪裡知道,現在清理階級隊伍,澧縣有人又把這段舊事翻出來,並且說李副主任的老爹是個混進革命隊伍的叛徒。所以就有了澧縣革委會派人到松河縣抓人,要把李副主任揪回到澧縣去。
松河縣革委會是聽到李副主任的家人報告,才知道李副主任被澧縣派來的人抓走的訊息。於是就向他的家人瞭解:松河縣誰最熟悉李副主任家裡的情況,並且立馬開會商量怎樣才能在松河縣境內攔住李副主任的辦法。
李副主任的家人馬上想到了在青山公社工作的陳光明,因為他們都是澧縣街上的人,陳光明被分配到松河縣工作後,他曾經到李副主任家裡去過多次,他是最瞭解李副主任的。而且青山公社又是在湖北和湖南交界的地方,抓走李副主任的汽車必須要從青山公社的梅廠鎮經過的,因此縣裡就用電話緊急通知了青山公社革委會。
青山公社革委會接到通知後,首先想到的是必須要在梅廠鎮先把汽車攔下,然後再才通知陳光明到現場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