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與爭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本是一片荒野不毛之地,經過這半年多的時間,已經是有無數的綠色莊稼長期。這裡雖然是比較偏僻荒涼,由於是靠近贛江,雨量充足,確實是種植水稻的好地方,若是培育的好一年甚至是可以兩熟。即使種植其他五穀也是難得的糧倉!
林易是彷彿看到了未來堆滿糧食的糧倉!這一路還是遇到了不是當初在京城共事的熟人,林易是網開一面,饒了他們一條性命,流放到這裡開荒,發揮自己最後的一點價值。
當然林易只是遠遠地路過,當然這些人至死只怕也不會知道,當今皇上竟然是在某年某月某時,曾經是蒞臨他們的勞動現場,遠遠地看著他們。
不久後,林易很快就到了這巴丘城中。
這巴丘城雖然是遠離京城,屬於這蠻荒之地,卻是曾經是,當年孫吳大將周瑜曾經是鎮守於此,也有一說,周瑜也是病死於這巴丘,最後葬於這巴丘,不過這應該是假的,只是重名而已!
據陳壽《周瑜魯肅呂蒙傳》說:“策自納大喬,瑜納小喬。復進尋陽,破劉勳,討江夏,還定豫章、廬陵,留鎮巴丘。這書中所說巴丘就是為此地,也就是今江西省峽江縣巴邱鎮,當年周瑜曾經是段時間留鎮於此地。
而周瑜病死之地巴丘,應該是指今湖南嶽陽樓一帶,赤壁大戰中曹軍進退都經過巴丘。大戰後,巴丘是孫、劉兩個軍事集團的交界處,周瑜據此曝疾而死。其夫人因此悲痛而絕,葬於巴丘。魯肅接任率萬人駐守巴丘,在洞庭湖操練水軍,築巴丘城,建閱軍樓。相傳此即為今岳陽樓的前身。
當年意氣風發,英名流傳之地就是在這巴丘,最後這客死他鄉之地依舊是這巴丘,雖然是相隔數百公里,卻是一樣的地名,或許這就是所謂的宿命!
周瑜的次子周胤後來被孫權貶官,就與其家人離開建鄴,來到了這廬陵,後定居於此,因此這周胤的族人後代,現在依然是生活在這廬陵郡中。
林易只所以對此事是如此瞭如指掌,是因為那許遜的愛徒周廣正是這周瑜的後人,而這周廣正是這廬陵周胤這一支後人。
雖然這真正的周瑜墓已經是無從尋找,但這巴丘城中還有周瑜的衣冠冢,正是這巴丘百姓為了紀念週瑜的恩德所建!每日是香火無數,也是這巴丘城中,遊人最多的地方!
這周瑜也是林易最欽佩的英雄之一,來到這巴丘城中,林易自然是要瞻仰一下這周瑜故居。
第二百一十五章 贛巨人
史載周瑜本人身材高大、相貌俊美,吳郡人皆稱之為周郎,是對其美貌和才學的讚賞。
正如孫策所誇獎:“周公瑾雄姿英發,才能絕倫,和我有總角之好,骨肉之情。在丹陽時,他率領兵眾,調發船糧相助於我,使我能成就大事!”
建安五年(200年)四月,孫策遇刺身亡,享年26歲,臨終把軍國大事託付孫權。時孫權只有會稽、吳郡、丹陽、豫章、廬陵數郡,其偏遠險要之處也尚未全附。
年僅十九歲的孫權在哭泣中被張昭扶上馬,接過東吳之主的印信。然而東吳立足未穩,驟遭大喪,江東震動,各方豪強蠢蠢欲動。江東山雨欲來,瀰漫著暴風雨前的緊張壓抑。
將兵赴喪,古來權臣大忌,但當他得知噩耗,甚至來不及權衡,冰冷的手已經掣出將令,宣佈全軍集結,除了留下必要的守軍,其餘人馬在兩個時辰內已踏上回吳郡的路程!
鐵蹄錚錚,呼嘯而來,席捲處,群雄震懾。無數雙眼睛緊緊盯著周瑜,有的充滿期盼,有的幸災樂禍,有的猶豫不決,有的只待他有一絲半點的疏漏就好藉機發難。
哭聲震天的靈堂,因他的到來,驟然安靜。
周瑜已記不清當時滿身縞素的孫權是怎樣撲過來緊緊抱住他,哭訴亡兄臨終遺言,也記不清自己的反應。好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