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頁 (第2/2頁)
閻崇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給歸結為四同:糧食同吃,房屋同住,耕牛同用,土地同耕,這社會秩序大亂。對漢官,努爾哈赤規定,原來遼東的漢官到八旗貝勒下,自己的馬不能騎,自己的牛不能用,自己的田不能耕。漢官死了之後,他的妻子年紀大的,給貝勒家做奴僕,那妻女年輕的,就做貝勒家的妻妾。皇太極沒這樣做,皇太極透過兩次考試,選拔了428名漢族的儒生,讓他們做秀才,從中又選了16個人做舉人,免除他們奴僕的身份,還給予獎勵,這裡頭一部分人後來到了文館參加了皇太極政權的任職工作,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對漢儒實行兩次考試,選拔了428名秀才,發揮他們作用,皇太極這樣調整政策的結果,史書記載八個字,叫做:&ldo;民心大悅,仁聲遠播&rdo;。這話可能誇張了,但是說明皇太極這樣調整政策,符合民心,得到漢族人民的認同。
二,蒙古。努爾哈赤的時候實行撫綏蒙古的政策,皇太極繼承了他父親的政策,又有所發展。譬如說聯姻,編旗,編蒙古八旗,重教,重喇嘛教,賞賜、救濟等等。我特別說一下聯姻,皇太極稱帝的時候,冊封一後四妃,正宮皇后是蒙古族博爾濟吉特氏,東宮關雎宮宸妃海蘭珠,是蒙古族博爾濟吉特氏,皇后的侄女,西宮麟趾宮貴妃那木鐘,原來是蒙古察哈爾林丹汗的囊囊福晉,她投降之後皇太極娶了,就變成他的妃子,生了一個兒子就叫博穆博果爾,下一講到順治裡頭還專講這個事情。東次宮,衍慶宮,巴特馬&iddot;璪,也是蒙古族博爾濟吉特氏;西次宮,永福宮莊妃,是皇后的侄女,關雎宮宸妃的妹妹,就是順治皇帝的生身母親,到順治的時候還要講這個問題。大家想一想皇太極一後四妃,都是蒙古族都姓博爾濟吉特氏,在我們中國歷史上所有皇帝都算,娶異民族的一後四妃可以說空前絕後。皇太極為什麼這樣做?主要就是透過聯姻,加強滿蒙聯盟。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