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尋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同樣的一件事,明明可以有更加簡單的方法,可是偏偏就因為那方法實在過於簡單,反而讓人懷疑其確實性,在這猶豫與遲疑之間,選擇了其他的方法,看似是讓自己安心了,其實卻是繞了遠路。

世事皆如此,其中道理,何處分說?

當年青陽子雖然得悟青陽御焱訣上三訣,道行大進,可是那個時候的他卻已經是心灰意懶,再無意繼任掌門之位,在種種原因之下,他寧願當一名行蹤不定的閒雲野鶴,而作為交換,便將悟石所得的青陽御焱訣中三訣交出。

原本按鐘鼎提出的要求,青陽子需要交出的遠不止中三訣,還有他當時剛剛悟出沒有多久的上三訣,只是一來當時的他上三訣不過才剛剛得悟,當中的玄機妙理尚未能參透,再者因悟石所得旨在意會難以言傳,他施展尚且難行,更別說將功法流傳出去,此法自然不行,二來則是因為鐘鼎的悟性所限,就算青陽子將上三訣全部交出,只怕他不僅學不會,還會有礙修行,但鐘鼎始終不甘,因此青陽子最後只將他唯一參悟透的上三訣第一訣金烏逐日連同中三訣一起交了出去。

時至如今,鐘鼎將那式金烏逐日修煉到了何種境地,青陽子是不知道的,可是單說鐘鼎當初悟石所得的中三訣,便與青陽子所悟大相徑庭,只單說其中斷水流這一式,兩者便一個至簡,一個至繁,已經可以說是南轅北轍,全然不同。

鐘鼎當年在得到青陽子所交出的功法之後,也曾將青陽子所悟出的中三訣與自己所悟的進行比較,當時便受到極大震動,甚至隱隱道心受到動搖。

兩者之間的區別,就好比用一劍削下一棵大樹某根枝幹上的一片葉子,青陽子的方法是直接一劍揮出,劍氣劃過,樹葉自飄零而下,而鐘鼎的方法卻是先將大樹砍倒,而後將那根枝幹削下,而後才將上面的葉子一劍削下,其中的彎彎道道,有如此理。

而最終,鐘鼎並沒有放棄自己原本所悟出的中三訣,而是將青陽子所給的中三訣豎之高閣,似乎只要他拋棄自己所悟的功法而改修青陽子的功法,就是全盤否定了自己以往所走過的路,這等於是將自己的過去全部都給否定了,那現在的路又能通往何處去?

只是留著青陽子那大道至簡的功行不僅礙眼,哪怕是視而不見,也是橫在心裡頭的一根刺,因此鐘鼎不僅沒有修行,反而選擇秘而不宣,最終的結果是青陽門舉派上下都知道長老青陽子得悟青陽御焱訣上三訣,卻無一人知道這上三訣是由中三訣一步一步參悟而來,更沒有人知道這位長老的功法都是何種模樣,其道行如今又走到了哪一步。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青陽子這個名號代表了其強大,卻不知道強大在何處,其人作為青陽門在修仙界的標誌,卻無人知道緣由,僅僅是因為道行強大,只怕難以說服所有人。

梁州之行,青陽子與顧辰相見,一眼投緣。

顧辰讓他想到了年輕時候的自己,也讓他想到了某個懷念至深的人,因此他便起了要收顧辰為徒的念頭,這個念頭一生,便讓青陽子始終遏制不下來,那已經死寂的心湖難得泛起了漣漪,道道擴散開去。

作為青陽門唯一一個領悟了青陽御焱訣上三訣的人,一旦收徒將會釀就怎樣的事端,當時青陽子並沒有想那麼多,只是覺得與顧辰有緣,加上他的惜緣,因此便想著要將此事定下,直到之後收徒之事橫加受阻,在宗門之前,青陽子終究選擇退了一步,將顧辰認為義子。

義子比起徒弟,似乎要更加親近一些,只是這樣一來,便無法傳授其青陽門的修行功法,即便為顧辰爭取到悟石的機會,卻終究只得一次而已,要知道悟石之舉,細水長流,驚蟄之悟只是確定了自己的大道方向,若無之後的一次次鋪路前行,勤加修正,只怕這條路會走得歪歪斜斜,錯漏百出,所以對於顧辰今後的修行之路,

武俠修真推薦閱讀 More+
武俠:天生神功,女俠且慢

武俠:天生神功,女俠且慢

颱風校長
關於武俠:天生神功,女俠且慢: 桃花巷抄書少年林塵,天賦異稟,先天異體卻為修神訣,不得已十八年不習武,錯過最佳習武年紀。一朝習武,猶如潛龍出淵。後結識大乾天官雲清嵐,結下深厚情緣。卻因火燒青寧郡一事,生了誤會,反目成仇。雲清嵐追悔莫及,林塵心意已變,再不拘泥一段感情。林塵瀟灑風流,見識了江湖險惡,山野精怪,天官、魔門、玄門、鬼怪、妖獸。見識了亂世下的群雄角逐。最終以武道通天,長生逍遙。
武俠 連載 240萬字
太虛說書

太虛說書

太虛針人
關於太虛說書: 一本略顯搞笑的玄幻文,同時表達出個人看待某些事物的觀點,寫作手法可能還有些生疏,希望讀者朋友們能夠喜歡。
武俠 連載 141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