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頁 (第1/2頁)
任浩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惠遠看得果然沒錯。盧循確實不是個甘於寂寞的人,孫恩死後,餘下的幾千部眾共推他為主,他也就趁著這個機會和姐夫徐道覆共同起兵。本來他也算趕上了好時機,朝廷內部因為桓玄的事情正亂成一鍋粥,徐道覆也很有遠見謀略,只可惜他們遇上了劉裕,幾次都被打得大敗。後來盧循感到不忿,給劉裕送去了&ldo;益智粽&rdo;,不懷好意地諷刺他心志愚笨,劉裕也針鋒相對,回贈給他&ldo;續命湯&rdo;,算是一個警告。
在劉裕面前,盧循佔不到上風。更糟糕的是他缺乏雄心壯志,貪圖享樂,只想割據一方。在劉裕離開京城北伐後燕的情況下,他本有機會攻打建康,奪取政權,但不論徐道覆怎麼勸他,他卻總是遲疑不決,錯過良機。徐道覆看到自己的建議不能被採納,也非常痛苦,仰天長嘆說:
&ldo;遇上盧循這樣的人,我是成不了大事了。如果能夠和英雄合作,奪取天下還不簡單!&rdo;
就這樣,在浪費了許多機會之後,盧循和徐道覆的勢力終於被劉裕消滅。但僅有平定國內叛亂的功勞還不夠,劉裕想到了北伐,如果能在和其他國家作戰的過程中再立下大功,自己當皇帝就更有說服力了。
劉裕北伐
在東晉的歷史上,曾經有許多人率軍北伐,但並非人人都像他們聲稱的那樣要收復失地,光復中原。除了在長江中流擊水,毫無私心的祖逖之外,像桓溫、劉裕等人實際上都是把北伐當成了擴大自己勢力、趁機獲取政治資本的途徑。早在公元409年二月,南燕軍隊侵擾淮北,就正好給了劉裕一個機會。他上書皇帝,要求北伐,獲得朝廷批准後,他迅速出兵,五月就到了下邳。
南燕是慕容垂的弟弟慕容德建立的國家。他的才能比慕容垂的兒子們強得多,但自己後繼乏人,最後把王位傳給了侄子慕容超。慕容超是個昏君,雖然人很聰明,但腦筋都用在了遊獵徵稅上,根本不知道怎樣跟東晉打仗。大臣公孫五樓向他提出了對付劉裕的上中下三策,上策是避開鋒芒拖延時間,派小股精騎兵截斷晉軍的糧道,然後腹背夾擊;中策是堅壁清野,讓劉裕的軍隊不戰而潰;下策是無所作為,只等著劉裕來攻城的時候出城迎戰。結果慕容超信心十足地選了一個下策,剛一交鋒就被劉裕打得一敗塗地,此後他連戰連敗。第二年南燕滅亡,慕容超也被送到建康斬首。
當劉裕的大軍攻來時,南燕也曾經與後秦的姚興聯絡尋求幫助,但姚興一時派不出兵來,就派使者送信去威脅劉裕,說如果晉軍不退,就要發騎兵十萬來攻打他。劉裕明白這只是虛張聲勢,就很不客氣地回口信說等著他們過來。別人都擔心姚興一怒之下真會發兵,但劉裕卻說如果姚興真要動手,就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出奇兵攻擊,現在卻故意把計劃透露出來,顯然只是在嚇唬他們。
劉裕看得沒錯,後秦果然是在虛張聲勢。這個國家很不幸,遇上正打算建功立業的劉裕,很快就成了他稱帝的犧牲品。公元416年,劉裕再一次率軍北伐,此時姚興已經病逝,太子姚泓剛即位,政權還處於不穩定期。劉裕出征很順利,第二年八月就攻進長安,姚泓投降,和慕容超一樣被送到建康處斬,百餘名歸降的宗室成員也都被劉裕殺掉。九月,劉裕進入長安,很是志得意滿,他在長安拜謁漢高祖劉邦的陵墓,又在未央殿召見文武大臣,一時間風光無限。
自從匈奴劉曜佔領長安,到現在已經有一個世紀了。長安的百姓們又一次看到晉軍,都非常激動,欣喜不已。他們希望劉裕能長駐下來,更希望他能乘勝前進,收復北方的廣大領土。但就在這時,劉裕卻惦記起皇帝的寶座,打算結束北伐,離開長安回建康了。
劉裕回建康的原因,是他留在朝中的盟友劉穆之去世了。而劉穆之去世的原因,正是由於劉裕的急於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