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鄰近的縣城倒是有意想幫忙,但是一個縣城能有多少兵力?
天災加上人禍,這種小縣城能顧好自己就不錯了。
而且貿然出兵,萬一被誤認為是不聽皇上指揮,罪過可就大了。
於是各種因素作用之下,李洪竟然真的就這麼從一個屠夫一躍成為一整個縣城的實際掌權者。
剛開始還是比較好的。
李洪畢竟是從普通民眾中間走出來的,深知百姓的苦楚,他把安朝的賦稅全部取消,另外立了交給他一人的稅,只有原先的五分之一左右。
畢竟他只要自己、媳婦、徒弟能吃飽也就夠了。
有地主表示不滿,這樣他們可就沒有名目能額外收稅了。
反對的地主被李洪廣而告之,憤怒的農人跟著李洪打上門去,那地主家的地磚縫裡滲滿了血跡。
地主的田被李洪做主分給了他名下的農戶。
李洪聲望如日中天,百姓甚至齊齊懇求把這個縣城改名為「李縣」。
作者有話要說:
昨天搞了第四次申簽,祈禱能過。
感覺作者有話說好像我的申簽記錄……
第35章 補天
地主和富商對此不敢多說什麼,只怕引火燒身,暗地裡都在準備逃離縣城。
只是他們這種人往往有許多金銀細軟要收拾,像官員一樣直接扔掉是捨不得的,他們又不像官老爺可以領俸祿。
一來二去的,見李洪似乎沒有別的過激舉動,逃離的事情便擱置下來。
畢竟這個世道,逃到哪裡都不安全,還不如在這熟悉的地方接著混。
李洪也不打算把事情做絕,他拒絕了給縣城改名的想法,只說不想引起朝廷的注意,隨後又讓自己的徒弟悄悄拜訪那些想要逃走的人家,表明自己的態度:
只要守他李洪定的規矩,保證對他們和農戶一視同仁。
慣會見風使舵的商人頭一批反應過來。
士農工商,商為最末。
做商賈之事的人積攢了可觀的財富,卻也是受盡了白眼,還是被揩油的大頭。
有年老的商人備上厚禮,尋到李洪府上——也就是以前的縣令府拜訪。
老人先說聽聞李洪大人神勇,特來拜見,又提到自家曾經多次搭棚施粥,經商時也最講究誠信,絕不是那等沒良心的商戶,最後才說起自己的孫子孫女都是從小斷文識字的人才,卻被一個商字連累得不能考科舉,終日在家鬱鬱寡歡。
說到激動處,老人涕淚橫流,儀態全無,叫人好生憐憫。
李洪也知道商人平時多遭輕視,心思一動就把老人的孫子和孫女都帶到府上,成了他的幫手。
李洪正愁識字的人才難得,找著了又不肯為自己效力,這不正是瞌睡時送來了枕頭。
地主和富商反應過來了——
這李洪不是那接受過正統科舉教育的縣令,只要利用得好,李洪就是他們更上一層樓的機會。
從收下第一錠金子開始,李洪就再也不是那個有點粗魯卻仗義豪爽還有些急智的屠夫了。
或許從他第一次殺人開始,就已經不是了。
李洪的胃口越來越大,金銀他要,權力他要,旁人的吹捧他要,仁義的名聲他也要。
活脫脫一個縣城裡的土皇帝。
百姓的生活又一次艱難起來。
李洪身邊圍滿了有才有貌說話還好聽的人,他的生活早就和平頭百姓割裂了。
下面的人過得怎麼樣和他李洪有什麼關係?
他只管選幾個合心意的人一起吃喝玩樂就是。
正在李洪過得心甜意洽之時,他重生了。
或者說穿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