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天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黃關係破裂,但是,卻在孫中山和宋教仁之間投下了陰影。宋教仁本來就認為孫中山&ldo;待人做事,近於專制跋扈&rdo;,聞知此事,宋對孫中山更加不滿。1907年3月1日,宋教仁向孫中山辭去了孫盟會庶務幹事一職,並一度加入到倒孫行列中。
但緊要關頭,被章太炎、劉師培擁戴的黃興從革命大局出發表現出了高姿態。他回劉揆一說:&ldo;革命為黨員生死問題,而非個人名位問題。孫總理德高望重,諸君如求革命得以成功,乞勿誤會而傾心擁護,且免陷興於不義。&rdo;由於黃興拒任同盟會總理,東京的倒孫風潮暫時平息下來,但雙方的對立情緒仍然存在。這年7月6日,光復會會員徐錫麟在安慶發動起義失敗,清吏在審訊時問及行刺是否為孫文指使,徐錫麟答道:&ldo;我與孫文宗旨不合,他亦不配使我行刺。&rdo;在此之前,徐錫麟因為與孫中山&ldo;宗旨不合&rdo;而拒絕加入同盟會,這也反映出光復會領導人對孫中山遠非一般的不滿。
風潮雖然暫時平息了,但卻給同盟會留下了難以癒合的創傷。風潮之後,孫中山對東京同盟會本部持冷淡態度。章太炎則對中國革命感到迷茫、失望,醉心於佛教,想到印度去當和尚。張繼、劉師培則提倡無政府主義,否定三民主義。
------------
第二次倒孫風潮
------------
1909年,章太炎、陶成章掀起了第二次倒孫風潮,終於使同盟會走上了分裂的道路。
這一次由陶成章而起。
1908年9月,陶成章遠赴新加坡,此行目的有二:一是為民報的繼續生存籌款,二是為籌備中的五省革命協會募集經費。
自第一次&ldo;倒孫風潮&rdo;之後,傷心失望的孫中山將熱情和心血都投到南洋方面,對東京同盟會愈來愈冷淡,而《民報》在章太炎的主持下,漸漸傾向於談論國粹與佛學,失去了對最熱點問題的關注,銷路銳減,經費緊張。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