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埃德加·斯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1《長徵記》,一軍團編(一九三六年八月預旺堡)。2為東南之誤。‐‐譯註
三
大渡河英雄(上)
強渡大渡河是長徵中關係最重大的一個事件。如果當初紅軍渡河失敗,就很可能遭到殲滅了。這種命運,歷史上是有先例的。在遙遠的大渡河兩岸,三國的英豪和後來的許多戰士都曾遭到失敗,也就是在這個峽谷之中,太平天國的殘部,翼王石達開領導的十萬大軍,在十九世紀遭到名將曾國藩統領的清朝軍隊的包圍,全軍覆沒。蔣介石總司令現在向他的四川的盟友地方軍閥劉湘和劉文輝,向進行追擊的政府軍將領發出電報,要他們重演一次太平天國的歷史。紅軍在這裡必然覆滅無疑。
但是紅軍也是知道石達開的,知道他失敗的主要原因是貽誤軍機。石達開到達大渡河岸以後,因為生了兒子‐‐小王爺‐‐休息了三天,這給了他的敵人一個機會,可以集中兵力來對付他,同時在他的後方進行迅速包抄,斷絕他的退路。等到石達開發覺自己的錯誤已經晚了,他要想突破敵人的包圍,但無法在狹隘的峽谷地帶用兵,終於被徹底消滅。
紅軍決心不要重蹈他的覆轍。他們從金沙江(長江在這一段的名字)迅速北移到四川境內,很快就進入驍勇善戰的土著居民、獨立的彝1族區的&ldo;白&rdo;彝和&ldo;黑&rdo;彝的境內。桀驁不馴的彝族從來沒有被住在周圍的漢人征服過,同化過,他們好幾百年以來就一直佔據著四川境內這片林深樹密的荒山野嶺,以長江在西藏東面南流的大弧線為界。蔣介石完全可以滿懷信心地指望紅軍在這裡長期滯留,遭到削弱,這樣他就可以在大渡河北面集中兵力。彝族仇恨漢人歷史已久,漢人的軍隊經過他們的境內很少有不遭到慘重損失或全部殲滅的。
但是紅軍有辦法。他們已經安全地透過了貴州和雲南的土著民族苗族和撣族的地區,贏得了他們的友誼,甚至還吸收了一些部族的人參軍。現在他們派使者前去同彝族談判。他們在一路上攻佔了獨立的彝族區邊界上的一些市鎮,發現有一些彝族首領被省裡的軍閥當作人質監禁著。這些首領獲釋回去後,自然大力稱頌紅軍。
率領紅軍先鋒部隊的是指揮員劉伯承,他曾在四川一個軍閥的軍隊裡當過軍官。劉伯承熟悉這個部落民族,熟悉他們的內爭和不滿。他特別熟悉他們仇恨漢人,而且他能夠說幾句彝族話。他奉命前去談判友好聯盟,進入了彝族的境內,同彝族的首領進行談判。他說,彝族人反對軍閥劉湘、劉文輝和國民黨;紅軍也反對他們。彝族人要保持獨立;紅軍的政策主張中國各少數民族都自治。彝族人仇恨漢人是因為他們受到漢人的壓迫,但是漢人有&ldo;白&rdo;漢和&ldo;紅&rdo;漢,正如彝族人有&ldo;白&rdo;彝和&ldo;黑&rdo;彝,老是殺彝族人,壓迫彝族人的是白漢。紅漢和黑彝應該團結起來反對他們的共同敵人白漢。彝族人很有興趣地聽著。他們狡黠地要武器和彈藥好保衛獨立,幫助紅漢打白漢。結果紅軍都給了他們,使他們感到很意外。
於是紅軍不僅迅速地而且安然無事地高高興興過了境。好幾百個彝族人參加了&ldo;紅&rdo;漢,一起到大渡河去打共同的敵人。這些彝族人中還有一些還一直走到了西北。劉伯承在彝族的總首領面前同他一起飲了新殺的一隻雞的血,他們兩人按照部落傳統方式,歃血為盟,結為兄弟。紅軍用這種立誓方式宣佈凡是違反盟約的人都像那隻雞一樣懦弱膽怯。
這樣,一軍團的一個先鋒師在林彪率領下到達了大渡河。在行軍的最後一天,他們出了彝族區的森林(在枝茂葉繁的森林中,南京方面的飛行員完全失去了他們的蹤跡),出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