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頁 (第1/3頁)
郭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紅色30年,全世界風潮激盪。知識女性韋君宜,在未接觸實際革命之前,先讀了辯證法,唯物論,馬克思主義,從理論上她已信服。那時國共兩黨對校園青年的爭奪頗為激烈,學生的政治面貌也大有不同。韋君宜住清華靜齋,平常走來走去只看見笑意盈盈的女生,有的燙髮搽粉,有的短髮布袍,都蠻和氣,可是曾轟動一時的告密名單案就是從靜齋鬧出去的。靜齋不靜。什麼新學聯、舊學聯,其中有人主張安內攘外,有人主張立即抗戰,可以說,當時的學運有多少派別,靜齋就有多少派別。但歷史系高才生韋君宜是掌握了先進的科學的理論武器的。發表在《清華週刊》的理論文章《理論能拉住事實嗎》,開篇寫道:&ldo;辯證法是在其全本質上要求具體性的。唯心的辯證法就不得不在發展的行程中遇到它自身的矛盾,而轉化為它的對立物……&rdo;這篇寫於1935年的文章已充分展現了韋君宜的理論修養,更展現了她由於真理在手而在論辯中自信滿滿、詞鋒勁健、揮斥方遒,雖然也脫不了校園論文式的簡單正確的學生腔。19歲的韋君宜‐‐那時的小魏,以天下為己任,文字激揚。當這樣的小魏,遇到&ldo;正統的&rdo;理論著作《革命哲學》‐‐作者蔣介石,當時作為讀書競進會&ldo;大學組&rdo;的指定參考書‐‐對於其中&ldo;既不主張唯心,也不服膺唯物&rdo;,老掉牙地祭出&ldo;禮義廉恥&rdo;的&ldo;民族精神&rdo;的老藥方子來救國的領袖主張,她的鄙夷與不屑是溢於言表的。在其書評《由一本書看到‐‐讀〈革命哲學〉後》中不僅奚落了領袖的理論,也奚落了領袖提倡的&ldo;新生活運動&rdo;。這篇書評就在1935年6月份出版的《清華週刊》上發表出來。此時的小魏是大二學生。
其實前此一年,1934年剛進入清華的小魏,見了男同學還不敢說話,因為一直唸的都是女校。年底她糊裡糊塗被老同學拉入現代座談會,被編入哲學組,在組裡認識了蔣南翔。蔣南翔大不了幾歲,卻像個循循善誘的老師,永遠穿藍布大褂,一隻眼睛又不大好,一丁點兒青年的活潑勁也沒有。&ldo;他第一次把我對於男同學的芥蒂和戒心全打消了。這才開始和男同學自由談話。&rdo;在一篇寫於1988年的回憶蔣南翔的文章中,已被稱作&ldo;韋老太&rdo;的韋君宜還像個天真少女一般寫她&ldo;小魏&rdo;時代對一個男生的觀感。這個其貌不揚、老氣橫秋的老蔣,引領她走上革命道路。&ldo;一二&iddot;九&rdo;運動中那一句傳頌全國、見諸報端的名句&ldo;華北之大已經放不下一張平靜的書桌了&rdo;,就是出自老蔣之手。他們這個組學的是李達、雷仲堅合譯的《辯證法唯物論教程》,有一次小組討論,一男生說:&ldo;我們這些人呀,就是自己使勁在給自己的階級挖掘墳墓。&rdo;說完與老蔣相視一笑。那時小魏還弄不清楚自己屬於哪個階級。後來老蔣又領導六個進步女生每週一次學習《中國大革命史》,教她們如何開會,先分析時事,再討論工作、佈置工作,給她們講有一支紅軍隊伍過了黃河,講蘇聯的拖拉機打起仗來可以改裝成坦克……此時的小魏也還不知道老蔣的中共黨員身份。到了1936年底&ldo;一二&iddot;九&rdo;運動爆發,小魏這些人已經成為運動的骨幹了。
在清華的小魏除了革命也不忘戀愛。彼時清華男女生比例之差更是懸殊,清秀精靈的才女小魏有不少追求者。在《思痛錄》中有一篇寫她的丈夫楊述的文章,對此有涉及:&ldo;那時我和另外一位男同學有些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