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成王嗣位之艱與興周之途 (第2/3頁)
守望天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塗地,在所不辭。”周公旦更是上前一步,目光誠摯地望著姬誦:“陛下,臣願攝行政事,協助陛下處理朝政,以保大周江山穩固。待陛下羽翼豐滿,臣自當歸政於陛下。”姬誦望著周公旦,眼中閃過一絲感激,微微點頭道:“周公之忠心,孤深知之。有周公相助,孤心稍安。”
在周公旦攝政期間,他兢兢業業,事無鉅細,皆盡心盡力。他推行了一系列的政策,以穩定大周的局勢。在政治上,他加強了中央集權,完善了官制,選拔賢能之士擔任各級官職,使得朝政清明,政令暢通。在經濟上,他鼓勵農業生產,興修水利,開墾荒地,減輕農民的賦稅負擔,促進了經濟的繁榮發展。在文化上,他重視禮儀制度的建設,修訂了周禮,規範了人們的行為舉止,使社會秩序井然有序。然而,周公旦的攝政之舉,卻引來了一些人的猜忌與不滿。
管叔鮮、蔡叔度等人,本就對周公旦心懷嫉妒與怨恨。他們見周公旦在朝中權勢日盛,便四處散佈謠言,聲稱周公旦欲篡位自立,奪取成王之位。這些謠言如同長了翅膀一般,迅速在各地傳播開來,一時間,人心惶惶,朝廷內外議論紛紛。姬誦聽聞這些謠言後,心中也不免產生了疑慮。他開始對周公旦的行為多加留意,對周公旦的信任也產生了動搖。
周公旦得知此事後,心中十分憂慮。他深知,若不及時消除成王的疑慮,必將危及大周的穩定。於是,他決定親自面見成王,坦誠相告。一日,周公旦進宮求見姬誦。姬誦在宮殿中召見了他,面色略顯冷淡地說道:“周公前來,所為何事?”周公旦跪地,免冠叩首,眼中含淚,說道:“陛下,臣聞近日坊間流言蜚語,皆言臣有篡位之心。臣冤枉啊!陛下,臣對大周忠心耿耿,天地可鑑。臣之所為,皆為大周江山社稷著想,絕無半分私心。先王臨終之時,託孤於臣,臣若有負先王重託,有負陛下信任,死後有何顏面去見先王?”姬誦望著周公旦,沉默不語,心中思緒萬千。
周公旦見狀,繼續說道:“陛下,臣願將心剖出,以示清白。自先王去世以來,臣日夜操勞,不敢有絲毫懈怠。臣之所作所為,皆可一一查證,若有半句虛言,願受陛下嚴懲。”姬誦微微動容,他深知周公旦以往的功績與忠心,如今見周公旦如此誠懇,心中的疑慮漸漸消散。他起身扶起周公旦,說道:“周公快快請起。孤錯怪周公了。孤被謠言所惑,險些誤了大事。”周公旦感激涕零:“陛下聖明,能明察臣之忠心,乃大周之福,天下之幸。”
此後,姬誦與周公旦君臣二人更加緊密地合作,共同應對各種挑戰。在他們的努力下,大周逐漸走出了困境,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姬誦在周公旦的輔佐下,不斷學習治國之道,積累經驗,他的政治才能與領導能力也日益提高。他開始積極參與朝政決策,展現出了一位君主應有的睿智與果斷。
在外交方面,姬誦繼承了父王的遺志,繼續推行“分封諸侯,以藩屏周”的政策。他派遣使者前往各地,對有功之臣和王室宗親進行分封。這些諸侯們在各自的封地上,建立起了一個個諸侯國,他們對周天子忠心耿耿,承擔著拱衛周王室的重任。同時,姬誦也注重與周邊少數民族的關係,他透過聯姻、貿易等方式,加強了與他們的交流與合作,使得邊疆地區得以穩定。
在軍事上,姬誦加強了軍隊的建設與訓練。他深知,大周的江山是靠武力打下來的,要想長久地維護國家的安全與穩定,必須擁有一支強大的軍隊。他任命了一批優秀的將領,如召公奭、太公望等,負責軍隊的訓練與指揮。在他們的努力下,大周的軍隊戰鬥力得到了顯著提升。姬誦還多次組織軍事演習,展示大周的軍威,震懾周邊的敵對勢力。
隨著時間的推移,姬誦逐漸成長為一位成熟穩重、有為之君。他在周公旦的輔佐下,將大周治理得井井有條,國家繁榮昌盛,百姓安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