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幻天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是者。不過一時而死矣。工不察此者而刺之。是謂逆治。(飧葉孫)
此言氣血之逆於氣分者。不過一週時而死矣。夫面板分肉之氣血。從胃腑而注於臟腑之大絡。從大絡而出於孫絡。從孫絡而外滲於面板。如腹大脹。四肢清。形脫洩甚。是逆於胃之大絡。不得出於面板。充於四體也。腹脹便血。其脈大時絕。逆於腎絡也。咳溲血。形肉脫。脈搏逆於肺絡也。嘔血胸滿引背。脈小而疾。逆於心絡也。咳嘔腹脹。且飧洩。其脈絕。逆於肝脾之絡也。夫胃者。水谷血氣之海也。五臟之大絡。海之所以行雲氣於天下之道路也。水天之氣。上下相通。一晝一夜。繞地環轉一週。如逆而不行。則開闔已息。是以不過一週而死矣。夫人皮以應天。面板之氣血。逆而不行。不過一週而死。工不察此天運之大道。如逆傷其氣。遲則死於家中。速則死於堂上矣。任谷庵曰。以上論人之氣血。參合天地之道。營運無息者也。少有留滯。或漸積而成癰膿。或一息不續。即為霄壤之判。
黃帝曰。夫子之言針甚駿。以配天地。上數天文。下度地紀。內則五臟。外次六腑。經脈二十八會。盡有周紀。能殺生人。不能起死者。子能反之乎。岐伯曰。能殺生人。不能起死者也。黃帝曰。
餘聞之則為不仁。然願聞其道。弗行於人。岐伯曰。是明道也。其必然也。其如刀劍之可以殺人。如飲酒使人醉也。雖勿胗猶可知矣。黃帝曰。願卒聞之。岐伯曰。人之所受氣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
胃者。水谷氣血之海也。海之所行雲氣者。天下也。胃之所出氣血者。經隧也。經隧者。五臟六腑之大絡也。迎而奪之而已矣。黃帝曰。上下有數乎。岐伯曰。迎之五里。中道而止。五至而已。五往而髒之氣盡矣。故五五二十五而竭其輸矣。此所謂奪其天氣者也。非能絕其命而傾其壽者也。黃帝曰。
願卒聞之。岐伯曰。 門而刺之者。死於家中。入門而刺之者。死於堂上。黃帝曰。善乎方。明哉道。
請著之玉版。以為重寶。傳之後世。以為刺禁。令民勿敢犯也。( 窺同)
此言胃腑所生之氣血。如雲氣之佈散於天下者。從臟腑之經隧。佈於四末。充於面板分肉之間。
不入於經俞者也。駿、大也。言針道之大。配乎天地也。上數天文。應天之數也。下度地紀。應地之經也。內別五臟。應五運之在中也。外次六腑。應六氣之在外也。經脈二十八會。脈度之十六丈二尺也。此言小針者。上合於天。下合於地。中合於人。通其經脈。調其血氣。營其順逆。出入之會。可傳於後世。無有終時者。若不察此三才之大道。反逆傷其旋轉之機。又勝五兵之殺人矣。大絡者。十二臟腑之經別也。五里者。手陽明之穴。在肘上三寸。蓋臟腑之大絡。與經相干。而佈於四末。手陽明之大絡。與手陽明之經相干。循五里而散於尺膚。夫髒為陰。腑為陽。經脈為陰。面板為陽。手陽明者。手太陰之腑也。五臟之血氣。行於脈中者。因胃氣而至於手太陰。以應尺寸之脈。五臟之氣血。
行於脈外者。因胃氣而出於手陽明之絡。以應於尺膚。是以脈急者。尺之面板亦急。脈緩者。尺之面板亦緩。善調尺者。不待於寸。此十二臟腑之血氣。行於經脈面板之外內者。大會於手太陰陽明也。故迎之五里。中道而止。至者。迎其氣之至也。往者。追其氣之行也。故五至而迎其五臟之氣至即已。
若五往而追之。則五臟之氣。盡洩於外矣。五臟各有五輸。五五二十五輸。若皆取之。則竭其輸矣。
此所謂奪其天氣者也。非由命之自絕。壽之自傾。實所以殺生人也。窺者。窺俟其所出也。門者。衛氣篇之所謂契紹之門戶。乃氣血從孫絡而出於面板之門也。故俟其氣之出門而刺之者。稍緩而死於家中。
入門而逆刺於絡內者。即死於醫者之堂上